沈娟娟
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 31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不仅要打好知识基础,也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发掘小学数学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升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全面发展、造福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政教育
前言:
当前多数学校以传统应试教育为主,重视智力教育而轻视思政教育。在教学上以成绩为目标,以升学率为导向,注重学科成绩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学生学习成绩好但是心理素质差或者道德方面出现问题,最终还是会导致发展不健全,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等等现象。因此老师有必要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思政教育涵盖的内容抽象而广泛,本文在这里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给小学数学老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是学生成材后服务国家的思想根基,当前教育的结果是有些精英学成留洋,一去不复返,无形中为外国输送人才,甚至于少数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所以教师有必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可以挖掘数学教学中各种有爱国意义的题材,如讲解图形时可以以中国国旗上的各种形状为例。讲解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延伸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数学家所做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我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约44公顷;中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让学生换算成公顷,让学生在数学中感受到祖国疆土之辽阔,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再例如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这一课,相关教学目标是将圆的周长更加直观化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还有一个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另外,还可以进行适当延伸,告诉学生14世纪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增强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合理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当前网络发达,学生能便捷接触各种信息,耳濡目染之下易受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学生的学习受到干扰,价值观发生偏移,出现拜金、追星等各种行为,无法明辨是非对错。数学源于客观世界,看似与价值无关,因此教师很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实际上数学知识中包含丰富的价值观素材,数学教学过程包含各种价值判断。
“年轻男子欠6万元跳楼自杀”新闻事件引发人们高度关注,6万元夺取一个人的生命,说明这个人在小时候就没有接受关于金钱观念的教育,如果具备良好的金钱观,也不会欠下6万,也不会跳楼自杀。为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内容,渗透金钱价值观念。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其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我综合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首先在介绍分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儿歌,夸奖歌曲里的小朋友拾金不昧,问学生如果捡到更多的钱应该怎么办,培养学生的品质道德。然后我拿出准备的储钱罐,问学生有没有储钱罐,大部分学生说有,让学生讲述自己存的都是多大面额的,让学生理解钱都是积少成多的,明白勤俭节俭的道理。我接着问学生存钱目的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买文具,还有的说给父母买礼物,这样的就夸奖学生孝顺。最后我问学生钱的用途,哪些是钱买不到的,让学生明白钱不是万能的,更不能拜金。在数学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加以引申,既使学生学到了数学,也从各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包含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等方面。在当下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成绩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和家庭给小学生施加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甚至导致有的小学生因为考试没考好就轻生。因此需要教师从小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老师也可以根据数学内容引入人生观方面的教育。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这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我让学生换算一年有多少日,多少分,多少秒,学生算了说一年12个月,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 31536000秒。然后拿出准备的课件,上面计算是人生的时间,按照一个人寿命80岁计算,一生是80×365×24×60=42048000 分钟,看起来是很多。但是减掉20岁以前和60岁以后没有工作能力的时间,这样只剩40年工作,再减去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三分之一的假日时间,工作的时间也只剩三分之一,21024000×1/3=7008000 分钟;再减掉每天做饭吃饭的时间40×365×120=1752000分钟;实际工作的时间只剩7008000-1752000=5256000 分钟;再刨掉日常上厕所、看电视、购物等累计约2小时,最终实际工作时间是1752000分钟,相当于1752000÷60÷24≈1217天,也就是3.33年。这个课件比较有趣,让学生一方面能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学会时间换算,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时间宝贵,懂得珍惜时间,更珍惜生命。
总结:
总之,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如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爱国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通过各种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反过来也推动了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智德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庾秀红.思政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2020(53):242-243.
[2]李佳丽.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思政的策略探讨[J].文渊(中学版),2020(1):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