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马辉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马辉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把要求实践到教学之中,高中化学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是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改革;问题;策略

        引  言:高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与生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化学的发展也影响着其他学科,更影响着社会发展。因此,教育领域越发重视培养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不断寻求创新优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所运用的实验资源。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中,教师愈发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帮助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既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必要作用。只是,因为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化学教师的教学需求。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学校方面更加注重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反而忽略了新人才的引进,还有培训现有教师,原来的教师也没有重视提高自我修养,没有提升教学能力。此外,由于学校资金的限制,也没有及时更换和引进新的实验器材,致使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实验器材数量不足,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二)教师不能适应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为了让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得到更新,主要体现在建立知识模块时,各知识模块间虽然独立,但是也都有逻辑联系,而且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是独立的,所以,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此外,新的教材内容不好把握,尤其是在教学课本内,选修和必修有很多重复内容,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加上教材之中,针对有关知识点的讲解比较笼统,致使教师在教学时难以选取针对性内容,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重点。[1]

(三)教学观念没有转变

在现今的素质教育倡导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都需要被大力培养和锻炼。高中化学教材正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完善,传统教学理念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只不过,现今仍然有部分教师灌输式的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教师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致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难以有效进行。部分教师将学习成绩看做衡量学生的标准,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成绩,忽略学生的真实想法,没有其主体作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只会愈发降低。



(四)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化学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做出优化创新,只凭借原有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部分教师还在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的过程过于单一,枯燥,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感觉到学习化学知识是乏味的,失去了学习兴趣与热情,上课走神,教师布置的作业也认真完成,还有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开始讨厌学习化学知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将会导致高中化学教学难以发展,教学效果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分组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是由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实验虽然不难,但是过程却极为复杂。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让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共同合作来完成实验。学生在分组以后,可以共同探讨,相互交流,表明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有就是,通过分组,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2]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来达到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目的,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与动力,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才能自主学习化学知识。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习兴趣,是现阶段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要点。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在教导学生学习《共价键》的时候,所谓共价键,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键之一,其本质就是在原子之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化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学习共价键,理解共价键,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多样性教学方法。要想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化学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案。例如在学生学习《原子结构与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全方位的向学生展示各个元素与原子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结构性质。再比如,教师在进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一课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究晶体的性质包括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之间的不同。在这样的具体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学方式与方法是决定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高中化学教师采用的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要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积极的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对敢于提出问题与质疑的学生,给予肯定。对于部分理解能力或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充满耐心的进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之中,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凌泽登.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角色转变[J].劳动保障世界,2017(27).

[2] 丁志芬.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