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会计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5期   作者:武治宏
[导读] 针对我国企业会计管理方面的痛点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企
        武治宏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临沂 273400
        摘  要:针对我国企业会计管理方面的痛点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企业会计管理要与时俱进,与ERP管理系统融合、与国际标准接轨、与互联网技术共发展,实现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助力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企业;管理会计;创新  
        会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石,规范、高效的会计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新时代随着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会计管理现代化、国际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把企业会计管理与ERP管理系统融合、与国际标准接轨、与互联网技术共发展,实现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为企业提供精确的决策信息,对支撑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会计管理方面的痛点问题
        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首席财务官(CFO)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员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和核算。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管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现代企业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好有较大差距,主要痛点问题如下:
        (一)会计数据获取方面的痛点:不同维度的会计数据信息分散于不同的系统中,数据获取难度大,数据孤岛问题突出,难以进行跨系统会计数据统计分析,难以进行系统分析、查找问题根源,会计原始数据管理落后,工作效率低下。
        (二)会计准则认同方面的痛点:会计核算体系和标准不被国际社会认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告缺乏中立性、权威性,给我国企业走向国际、融入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阻力。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痛点:会计信息化发展滞后,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内外部网络化信息收集、处理、共享系统或平台,不能实时的、高效的为企业提供精确的决策信息。
         二、新时代企业会计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一)企业会计管理与ERP管理融合发展,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现代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变革。尤其ERP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运行模式,整合了企业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整合了订单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人薪管理、客服管理、项目管理等各项专业管理,实现了企业财务与业务无缝对接和资源效益最大化。
         企业ERP管理系统的应用,成功实现了高效收集、处理大数据,为企业会计管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会计管理中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更加准确便捷,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但企业管理会计与ERP系统融合发展的空间较大,尤其是制造业,进一步创新发展的策略如下:
         1.搭建产品效益日核算管理系统,使企业各类产品的成本费用全面受控、动态核算,对比产品实时销售价格,测算各产品实时效益,按效益大小下达日生产计划和设备检修计划,实现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向以效益排产的生产经营转变,追求产线效益最大化。
         2.搭建产品成本对标分析系统,建立企业各产品的标准成本、目标成本(对标企业成本),并根据市场、工艺条件变化实时更新,建立成本对标分析模式,对内分班组、作业区、产线对标分析,查缺补差,制定成本管控措施;对外与同类先进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全面对标分析和研究改进,持续改善成本指标。


         3.搭建生产设备管控和费用结算一体化管理系统,采购设备实施预付款制度,按照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考核结算和设备事故赔偿,整合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与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备供货商全程参与设备的安装、维护、诊断、改进,使企业生产的各类设备运行情况全面受控,变事故后应急维修为事故前计划维修,追求零设备事故、零备件库存的目标。
         (二)企业会计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会计准则要与国际标准趋同、等效。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会计管理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会计核算体系和标准不被国际认可,会给我国企业走向世界造成很大的阻力。2009年2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2017年11月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实现国际趋同,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对策如下:
        1.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效。会计准则的趋同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会计准则的趋同不是相同而是想办法达到等效。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新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特色,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促使我国与更多的国家实现会计准则等效,提高国际认可度,实现国际趋同、等效。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现阶段较多企业配备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知识更新短缺,造成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形式化、简单化,也是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因素。建立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更新和职业操守的定期培训和教育机制,依法、依规、依程序履行管理会计职责,严惩会计信息失真等违法犯罪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公信力。现阶段,我国企业内外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严格遵守会计行为准则的职业操守还没有完全养成,会计信息报告得不到国际社会认可。健全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消除企业治理结构的弊端,缩短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治理差异,健全各项会计制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形成会计信息报告,规范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公信力。
         (三)企业会计管理与互联网+共发展,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了企业的资源边界,推动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重新整合,涉及企业成本费用核算、结算支付、投资融资管理等诸多管理会计内容,使得企业会计职能发生了质的飞跃,拓展了企业会计管理的广度、高度,昔日的“账房先生”业已成为现代企业举足轻重的首席财务官(CFO),为企业提供精确的决策信息,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之后的再次巨变。
        新时代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将对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会计组织进行重整,整合发展的策略如下:
        1.在企业内外部信息整合上下功夫,构建完善的网络资源结构,建立企业与外部资源(包括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审计、财政等)之间的信息化网络,实现网络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费用,实时关注行业内最新发展动态、最新国家财税政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有价值资源,为管理者提供确准的决策信息。
        2.在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整合功能,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所有原始数据只需输入一次,即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既提高了管理会计效能,又保证了所有数据的一致性。
        3.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上有创新,新时代企业管理会计要与时俱进,跨界创新,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赋能,颠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打造数字化、知识化、共享化的新时代企业和新时代管理会计。
         三、结  语
        现代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变革,也突破了企业会计人员传统的会计管理思维和模式,对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将持续加大,挑战日益严峻,新时代呼唤新会计,现代企业会计管理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管理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赋能,为会计这一古老职业注入新内涵,赋予新生命,助力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