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银
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青华幼儿园 3622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区域游戏中应用生活化材料符合幼儿发展的趋势和成长规律,对幼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彩色吸管 区域活动 有效运用?
引言
在幼儿建构游戏中,经常会发现教师费尽心机给孩子提供的材料却往往不受欢迎,被孩子闲置一旁。幼儿心理与成年人是不同的,应该合理的选择材料、规划材料,才能让幼儿在材料的作用下更好的进行动手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幼儿得到全面的进步和成长。如何把握材料,让材料成为幼儿游戏的推进剂,发挥它的高效率和教育功能,避免材料闲置成为一种摆设,是我们老师经常深思的一个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小脑袋,大问题》一书,我尝试以问题为导向,以建构游戏中“吸管”这一材料为起点,让孩子通过不断尝试、积累经验,验证猜想,一步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幼儿的动手过程中,要运用问题去引导幼儿,而不是直接否定幼儿,让幼儿的思维受到限制,想象力受到限制。身为幼儿园老师,要让幼儿的天性被释放,充分体现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一、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应具有目的性
首先,教师要将幼儿教育目标进行分解,把这些教育目标以恰当的方式融入环境中。教师要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到生活场景中,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具体的场景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其次,环境要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通过个别提问引起全体孩子的讨论,在讨论中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幼儿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家庭环境认知范围,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到了幼儿园会保留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偏好。幼儿教师不可强行生硬地矫正这些习惯,而是准确甄别,利用幼儿原有的习惯,巧妙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为幼儿养成新的集体生活习惯做好铺垫,因势利导地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引入幼儿园区域环境中,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开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变化增减材料投放,设置区域环境。
二、有“容”乃大之记忆与理解
化封闭为开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问的所有问题要基于幼儿已经了解的事实和信息。因此,我们要十分了解幼儿,以上案例中教师用两个问题让幼儿记忆、迁移已有的经验。将吸管与美工进行联系开始拼搭,用自己的理解的好方法让“门”站立起来。
幼儿一开始使用有弯头吸管利用其自身特点,带入情境,虽然这一行为带有偶发性,但也正是这种偶发性建立了与建构的联系,幼儿后面选择不同的材料与吸管组合,拓展吸管如何立起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运用吸管的多种体验,而在借鉴同伴的方法同时,除了模仿,孩子们还有自己的进一步思考,所有幼儿通过教师提问后有记忆才能开始理解,开始理解才能应用于实践。要让幼儿的所有想法实施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仅有的生活经验上提升对“门”立起来的认识。
三、提升材料投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在材料选择与投放方面,幼儿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等为基础,确保材料投放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确保材料能激发幼儿兴趣,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教育与启发作用。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班幼儿往往更注重材料的颜色、形状等,那么教师就可选择一些外观造型比较新颖、颜色较为鲜艳明亮的材料进行投放,以吸引幼儿注意力。
四、生活化材料在幼儿感受环保生活中的应用
区域游戏中有很多都需要幼儿游戏以后进行玩具整理,传统整理方案都是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箱子或袋子里面,一旦丢失就会放弃此类游戏内容,这种游戏设计理念不符合节约环保要求。因此在区域游戏设计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二次利用,将其作为收纳盒等功能,起到玩具整理的作用,如幼儿教师在积木类的区域游戏中可以设计一个快递盒子作为收纳盒,鼓励幼儿将家中的快递盒、鞋盒等制作成一个自己的收纳盒,在积木游戏完成以后要将所有的积木都放回收纳盒当中,既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收纳习惯,也让幼儿了解了废物利用的思想。将快递盒子、鞋盒当成收纳盒子应用的行为通常会让幼儿从区域游戏活动转化为幼儿生活、家庭生活的一种行为,部分家长反馈家中的玩具以前都是杂乱的,自从幼儿学习了将不用的盒子变成自己喜欢的收纳盒,幼儿家中的玩具也变得整齐了很多。
五、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和发现
幼儿是自主游戏的主人。在搜集材料、创设环境的同时,幼儿会进行主动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与成长。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游戏操作中记录下自己的所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将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和同伴、教师、家长进行交流,研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束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要用好材料、会用材料,不要让材料成为摆设,真正发挥材料的有效性,唯有做有心人,善于思考,并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教师要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培养,不要限制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自己的想法下提高动手能力。在与材料、教师、幼儿的互动中,让建构游戏更生动。
参考文献
[1]高娅婷.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中班主题活动《趣玩吸管》为例[J].知识文库,2019(11):100+102.
[2]梁倩珏.吸管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有效运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9):17.
[3]王锟.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Z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