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菊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镇北完全小学 678309
摘要:兴趣作为学生高效学习的动力,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有推动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故而,语文教师需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助力其高效学习,为后续学习打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提高
前言:
小学阶段语文是最为基础的学科,同时内容也较为枯燥。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对内容理解的也不够透彻。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运用新颖丰富的教学方法,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积极参与到高效学习中,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与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其教学内容多为文字,枯燥又复杂,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不高。这就让课堂更加沉闷,小学生无法融入到学习中,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对于课文的内涵与中心思想也难以有更深刻的领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对于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以辅助,将枯燥复杂的课文内容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不但能快速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融入到课堂高效学习中,还能将课文中复杂的内容转为更易理解的形式,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课,这首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虽然精炼简短,却描绘出了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任凭教师如何仔细讲解都无法使其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与中心思想,对于其中包含的知识也无法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与庐山相关的视频,再用多媒体播放给小学生,突出古诗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样不但能使其有更直观的视觉体验,将自己融入到古诗中,更好的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还能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从而自主积极的对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与中心思想,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创设适当教学情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学习枯燥的语文知识往往有抵触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集中注意力。然而语文学习是要让小学生掌握课文的内涵与中心思想,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而小学生的抵触心理会导致其学习质量难以提升,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此种情况,就需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由于教学情境能够结合如生活、体验、故事、表演、讨论等多种元素,内容丰富且新颖,极易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促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对课文内容更加深入的分析,从而领悟其中的内涵与中心思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沙滩上的童话》一课,课文主要讲述一群孩子们在海边的沙滩,用双手与想象编织出了有趣的童话,让他们沉醉其中,体现了孩子们的童年乐趣。多数小学生往往只粗略的阅读一遍课文,对于其中蕴藏的内涵没有深刻领悟,知识也掌握的不牢固。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创设表演情境,让小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加以自己的想象力,还原当时的场景。这样的教学情境极为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将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从而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更好的领悟其中每个人物以及深刻内涵,同时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在这样情况下的表演能够更加真实生动,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提出高效课堂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思维还有待培养,理解与掌握能力还较为薄弱,同时在学习上又缺乏自主性,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但就目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多数教师依旧以灌输式讲解为主,小学生只能以被动听讲的方式学习,各项能力都难以得到提升。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宗旨是要通过高效学习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对此教师应加以重视。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并引导其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强化自身的分析、理解与掌握能力,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应切记,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且有效,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让小学生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推动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确保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青山不老》一课,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位老人无惧恶劣的自然条件与生活的艰辛,依然用15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片绿洲,这一奇迹实现了老人的人生价值。课文蕴藏了深刻的内与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出有针对性、启发生的问题,如:“青山不老”指的是什么?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课文中的“了不起”?课文中“肆虐”体现了什么?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引导其自主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与思考,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与情感,更好的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以讨论的形式针对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析、理解与掌握能力。可见提出高效课堂问题,能够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总结: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提出高效的课堂问题,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创设适当教学情境。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促使其能自主积极的融入到课堂高效学习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让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全.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33-35.
[2]丁新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新智慧,2021(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