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6期   作者:付露
[导读] 小学语文是当前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付露
        成都市新都区龙桥小学校(四川省 成都市 610505 )
        【摘要】小学语文是当前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而阅读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写作阅读能力。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分析
        【正文】新课改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更加要求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而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只有通过积极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改善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保障小学生能够较好地参加阅读和写作。本文就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如何解决的一些方法展开分析。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渴望阅读。然而在我国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却是让很多学生被迫地接受知识,教师并没有注重学生对于文章感情的培养,学生和文章之间就产生了无法达成共鸣,这就会使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可言。如果老师在学生们进行阅读的时候,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教学,那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就没办法表现出他们对于文章的感受。这样以来就会大大的降低小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对阅读的兴趣都被抛之脑后了。
        1.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丰富
        在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时大多数老师都倾向于直接使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老师没有认识到,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好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基础和阅读能力基础的一个前提,但是如果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上课的课堂质量。
        1.3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把其所授课程和教学重点都集中到了所要掌握的课本知识和书面知识上,忽略了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没有逐步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能力始终停滞不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主要结构等,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下笔记并进行记忆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利于提高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又无法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最后造成了课堂质量的低下
        二、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2.1激发学生对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佳老师,所以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比如在一定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认真地阅读一些适合他们自己的故事或者文章,读完之后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以此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而当他们发现关于那些问题的答案仍然存在于文章中时,他就会再去读一遍文章,这不仅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课外书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里作为一个小小的阅读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图书都摆放到一起,互相进行借阅。教师可以安排一天当中的某个特定的时间当做阅读时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慢慢的爱上阅读,喜欢阅读。
        2.2丰富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教师们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将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从而增强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进行教学,营造一个出更加真实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多阅读知识。比如,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就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四大名著其中的《三国演义》引入到教学课堂中去,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感受到文章的背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3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探索能力
        在阅读时,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由于我国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还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对于所读文章中一些写到的知识点和内容并不了解,因此我们的教师就必须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 比如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有三首古诗分别是《元日》,《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对于这三首经典古诗的一些正确认识和基本理解在阅读起来很有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直接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将这些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老师就需要及时地给予帮助。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自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候起着向导性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以每个学生的自我思维活动作为其教学的主体,给每个学生保留单独的自我思考空间,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发挥和培养他们的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他们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教师又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指导和说明等工作,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2.4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组织进行各类阅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有助于让小学生增添新的知识,开拓新的眼界,还可以有助于学生思考思维能力和阅读表达技巧得到很大发展。所以只有不断扩大学生语文阅读范围,才真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不断掌握更丰富的语文阅读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写作技巧。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书,如中外名著,优秀作文选集,成语故事,现当代少儿文学等等,鼓励学生多读书,让学生自觉的进行阅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都应该及时地发现,并且解决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所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阅读教学方案,然后在不断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占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1(02):56-57.

[2]黄怀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21):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