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6期   作者:李恒祥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
        李恒祥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中心小学  251716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将数形结合的方式渗透进数学教学活动中,让抽象的数字变得直观化,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思维能力。本文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渗透;应用
前言: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往往难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思考问题,而小学教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形结合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形象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找到最优解题的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进来是非常重要的。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数学中的数量与图形这两个因素融合在一起,增加数的直观性和形的抽象思维价值,使数与形在数学教学中互通有无,并实现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效果。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减少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并快速找到解题的最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得以提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其次,有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左脑擅长抽象逻辑思维,主要负责推理归纳与数字相关的活动;右脑擅长具体直观思维,主要负责想象活动等,数与形的结合就是左右脑结合的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与应用的策略
1、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渗透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容易被小学生所理解,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此教师要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进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2]。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图形对抽象的概念进行讲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对数学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
        在《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圆心”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自行车、电动车的轮胎等,并问学生有没有看到轮胎上的铁丝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轮胎的轴心,也就是圆的圆心,铁丝就是直径,并在多媒体上播放演示视频。或者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找几个同学上来画圆的直径,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直径都交叉在了一个点上,并告诉学生这个点就是圆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2、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由于小学数学课本中关于计算的问题很多,学生需要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但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学会了简单的计算方法,而不理解其中的算理。基于这个原因,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将数形结合融入到计算教学中,降低学生计算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提高计算效率。
        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学习情境,并在情境中充分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计算公式带入到学习情境中[3]。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图形,或者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交流,互相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对问题的见解,最后为学生展示他们的图形并作出点评。这种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算理,突破数学计算中的难点。
3、数形结合思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的思想除了在数学概念和数学计算教学中得以渗透外,还可以渗透进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应用题很多都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经验,这类题就很抽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理念,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带学生解决问题。
        在讲解有关长方形的面积的应用题时,教师为学生画出一个长方形,并在图形上标注上数字,比如: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要求它的面积,教师就可以在长方形的长宽上分别标注5和3,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比如:班里的图书角有20本书,第一个进来的孩子拿走了5本,第二个进来的孩子拿走了3本,第三个进来的拿走了7本又送回来3本。问学生这个时候图书角还剩下几本书?这是一道加减结合运算的应用题,为了不在计算中出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计算[4]。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用铅笔画出20个小圆圈来代表图书,第一个孩子拿走了5本,学生可以将5个小圆圈涂黑;第二个孩子拿走了3本,学生再涂黑三个小圆圈;第三个孩子拿走了7本又送回来3本,相当于这个孩子还拿着4本,学生再在本上涂黑4个小圆圈,最后让学生数出没有被涂黑的小圆圈还剩几个就是图书角剩下图书的数量。通过这种数形结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生拓宽解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快速的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之,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益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形。为了小学生能更好的学会“数”与“形”的结合,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计算教学中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陈莲妹. 论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19.
[2]谢芝玲. 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28.
[3]刘孙荣.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 亚太教育,2019(05):45-46.
[4]李长皞.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法[J]. 华夏教师,2019(13):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