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昆
成都市新都区龙桥小学校(四川省 成都市 610505)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教学手法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已经非常的普遍。把游戏化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乐趣,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力,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方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教育不断创新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游戏化 策略
【正文】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让他们专心的坐四十分钟,全程高度集中的听讲,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部分教学工作者教学手法老式,讲课不够生动,更是无法实现高效课堂。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生理特点,将游戏带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乐趣,更能让教师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展现个人教学风格。运用合理的游戏,拓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在课堂中通过游戏锻炼学生们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们的智力,完善教学中的趣味性,让数学课堂越来越高效,越来越有吸引力。
一、运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游戏指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一种活动。它所包含的特别广泛,所有能使人开心,感到得到快感的都可以叫做游戏,每个人都喜欢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人们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状态,精神也不必紧绷,更容易接受游戏中制定的信息,也能更轻松的学的知识。小学生受到年龄的制约,心理发育并不成熟,专注力,精神力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乏味的数学知识生动起来,把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是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的探讨,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提高游戏质量,以便更高效的学习。
二、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2.1进行分组挑战游戏,在竞争中学习数学知识
人都有好胜心,在班级里面,每个学生都想争得第一名,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制定分组挑战游戏,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斗志以及努力学习的心,例如在北师大五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节是《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这一节课程之前,学生们肯定已经学过单个图形面积的计算法。有一款手机小游戏,游戏玩法就是系统给一个指定的图形,然后用户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不同的形状叠加组合,变成新的指定图形。教师可以将这个游戏搬到课堂中,并拓展游戏,备课过程中,准备一些不同的形状图片,然后再准备一些已经组合好的图形,随后将学生分成AB两组,两组分别派一名小选手参赛,老师指定问题图形,比赛开始,看哪组小朋友可以最先完成。在这个比赛游戏中,孩子们的脑袋是飞速旋转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还让孩子们在紧张的角逐中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图形组合的魅力,再遇到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他们可以自然而然的学会拆分,然后逐个计算。
2.2利用多媒体软件游戏教学,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在向多媒体智能化发展。教师也应该多多吸取智能化的优势,来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弥补普通教学的缺陷。在课堂中多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动,指的是多媒体视频,课堂活动,游戏等,静是指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死板的数学知识生动起来。例如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中的一节课程《分数的加减法》,传统教学方法可能是教师先讲解什么是分数,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式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不同分母,先通分,再进行分子相加减。那什么是分子分母呢?怎么通分呢?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述,孩子们专注力是有限的,对知识的记忆力理解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那肯定会加深孩子们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对以后的分数乘除法做准备。比如可以给孩子们播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小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加以引导,可以询问学生“小蝌蚪走丢了,他为什么不能加入小鱼的队伍?为什么不能加入小鸭子的队伍?为什么要找妈妈?”孩子们的回答无论是什么,教师都要告诉学生们因为他们不一样,不能在一起。然后,接着老师可以继续提问“小蝌蚪相当于分子分母里的谁?”小蝌蚪相当于分子,青蛙妈妈相当于分母,分子分母是一个整体,是一家人,别的分子小蝌蚪想要加入,肯定要青蛙妈妈也就是分母同意,才能和分子小蝌蚪在一起玩,小蝌蚪肯定是和小蝌蚪一起玩,所以分子和分子相加,等他们回家了,就相减,不同分母的小动物想要一起玩,那就要分母妈妈们先成好朋友,分子才能在一起相加。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视频,再加以联想的教学方法,把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可爱化,赋予了知识灵魂,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更容易接受知识。
2.3结合小学生兴趣,合理制定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案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多有不同,他们所能够接受的程度也大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喜好,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点加以延伸,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有意义的游戏教学方案。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喜爱热闹的环境,有的孩子喜欢安静的思考解题,独立空间感比较强。针对这种情况,肯定是众口难调,我们需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加以权衡。比如在组织数学游戏比赛过程中,可以安排爱热闹的同学进行主动权的争夺,体能方面的挑战。计算能力比较强的,性格内敛的同学,可以负责计算,思考方面的任务,两者进行结合,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让同学们都可以愉快的参与到游戏中来,还能提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案,既达到了游戏教学的目的,又能够让孩子们很好的接受,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在每次的游戏教学结束之后,一定要做好总结工作,通过观察同学们的反应程度,慢慢摸索并不断改善,找出孩子们喜欢的,反应热烈而且接受程度高的游戏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导致起不到积极作用,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尤其是游戏教学的方法,老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学生是否真的需要,再决定是否采用游戏教学方法,用何种方法更合适。小学生正是在一个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游戏教学方法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学好数学,爱上数学的目的。如何将游戏教学方法应用的更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红叶.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6(08):46.
[2]王立鑫.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5(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