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年段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6期   作者:连建华
[导读] 素质教育正以新的趋势向前发展,
        连建华
        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   361008
        【摘要】:素质教育正以新的趋势向前发展,以“做人”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年段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窗口。年段德育工作要遵循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结合学生的智力和实际能力,对年段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实施是实现年段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年段德育教育工作实效的保障。
        【关键词】:素质教育;年段管理; 实效评价;
        素质教育正以新的趋势向前发展,以“做人”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年段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窗口。它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等的指导下,在学校德育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智力和实践能力,对年段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实施是实现年段德育工作目标,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关键一环。
        多年来,我们如何做好年段德育教育?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想法。
 一、优化年段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
        对于一成不变的东西,机械化的事情,特别是管理办法,人们往往容易厌倦,高中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要尝试改变一成不变的经验式管理办法,针对生源实际制定可执行、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措施。一是确保制度的优质生成,继承、改良、创新三法并举,可以继承的批判继承,需要改良的精心改良,一片空白的创新制定。我们在继承原有的部分制度外,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征询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融合了新的管理理念,形成新的管理办法。如:《学生日常纪律管理条例》、《学生请假制度》、《年段督导项目与评分标准》、《关于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的规定》、《学生奖惩条例》;二是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为了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我们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营造氛围,提高年段全体同学对规定和制度的认知及认同感。年段督导检查仪容仪表、手机不进课堂;时常联合德育处、保卫科有针对性、不定时抽检抽烟、管制刀具等问题;第二、规范、公正、高效地执行制度。年段组织、选拔和培训督导队员。督导队员要求有服务意识,不论成绩,团员优先。一旦入选经培训后分小组独立开展督导工作。每天一位负责人,规范执行督导制度,对督导过程和结果负责,能经得起老师和同学的垂询;第三、带头执行制度,如平时要求我们的老师不迟到,不随意丢弃垃圾,看到废纸顺手捡起,不在公共场合抽烟,发型符合要求等等,以增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工作上,我们的原则是:重督导、勤检查、详记录、诚公开。在实施过程中要刚柔相济,体现人文关怀。如因天气原因导致地板树叶多或雨天导致卫生处理不干净,在督导过程告知班长及劳动委员落实处理,回头看没有处理再进行处罚并告知班主任。
        严格的年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一味地强调冰冷的制度有时会影响师生间的感情,如果说严格的制度管理是学校规范运行的催化剂,那么人文关怀的作用更为重要,人文关怀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管理上体现人文关怀,目的是在管理者与师生之间形成巧妙的联系,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实现双赢局面。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年级在学校的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这与我们的制度、管理及各班主任和同学的配合密不可分。
        二、凝聚共识,强化年级管理意识。?
        要科学管理、力求高效,向管理要质量。激活班主任、科任、家长、学生的潜能,形成合力,凝聚共识,合谋发展,以班主任为核心,年段督导、各班主要干部为抓手,促进整体提高。
        1、与班主任一起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高一新班级及高二选科后刚组建的班级要求班主任带领全体科任老师进行家访,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了解情况与需求,再根据学校和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制定年段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实施。
        2、密切联系家长,成立年段家长委员会。根据年段情况适时召开家委会和家长会,凝聚家长智慧,获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3、严格管理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锻炼,集会,学习等良好秩序,培养学生讲学习,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热爱集体,爱护公物。日常学习过程中,保证学生安全,并及时处理好突发、偶发事件,在发生重大事情时及时向上级汇报。?  
        4、积极协助学校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如鼓励学生参加大同中学“男团”,录制“留予时光”、“厦门亲像一首歌”等校园MV。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美术鉴赏”等第二课堂,“舞蹈”、“书法”等社团;动员同学主动参与诗歌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年段在德育处、家委会的支持下,开展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野外拓展训练等各种活动。

活动由学生负责设计活动方案、协调场地、组织落实、举办赛事、表彰获奖等。通过活动,不仅增强学生内部凝聚力,丰富了校园生活,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学生学会尊重和自觉遵守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从而促进每个班级形成一个充满理想追求,尊师守纪,团结奋进,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的集体。
        5、组织或指导评选各班的文明学生、模范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综合表现优秀奖等工作。?
三、建立强有力的年段督导队伍
        以人管人,难以服人,以纪律人,则可服众。所以在一个集体中,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有了规矩就必须有执行人,因此年段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
        1、依靠年段学生文明督导队,坚持每天进行常规(两操、卫生、仪容仪表、垃圾分类、公共财物)检査、督导、评比制度。检査结果特别是督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班级反馈情况,上报年段并公布。在执行督导管理过程中,办法因时而变。如高一年实行早读检查反馈、大课间督查落实和评比扣分制。在已养成习惯后高二年段开始不再早读检查,只在大课间督导。
        2、落实每月进行一次督导总结会。及时肯定和表扬有较强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的干部。再三强调“公平、公正、不徇私”,谨记“干部”身份,时刻要求自己做好带头作用。解决督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做他们的坚实后盾。
        3、充分发挥各班学生主要干部的作用,在学习,宣传,卫生,校园安全,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好教师助手,师生桥梁。通过组织分工合作和评价反馈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年段、班级管理。
四、优化评价、评优机制
        “关注学生的不同特质和人格差异,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教育圈的共识。关注每一个生命,成就每一份精彩,使每个孩子都能体会成功。无论是学校,年段还是班级的评价方式方法或平台对于学生是否能产生有效的能动性,这要看“评价”如何起到唤醒的作用。为了使“评价”能够真正唤醒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选择和评价办法应包括学生学习和在学校、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等额分配获奖名额,相反,应该根据学校的流动红旗评比灵活地分配名额,从而使每个班或每位同学的一个闪亮点,每一次积极、主动的行为都能及时被发现。这对于被表扬者是一种荣誉与激励性评价,对于其他同学而言,更起到激励和带动的作用。为此年段积极开创并引导班级评选“综合表现优秀奖”、“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模范生”、“劳动模范生”、“抗疫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拾金不昧奖”、“单科优秀奖”、“组合优秀奖”、“校级文明学生”、“学习名人榜”、“攀登榜”等并张榜表扬,以期营造“人人竞相争上榜”的氛围。年段力争在每次的活动中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空间”等新媒介,让老师、家长、社会都了解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
五、开设家长学校,引导“家校配合”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致力于此。但由于缺乏科学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家庭教育失败。因此,向家长灌输科学的教育思想,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年段设立家长委员会,完善家访制度,开设家长学校,不定期举办教育法规和家庭教育方法的知识讲座,引导家长们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子女,杜绝粗暴的打骂式教育。为了树立“大教育”观念,积极动员全社会关注、重视学校年段德育工作,加强年段与家长(家庭)的联系,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年段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工作的管理和动向,从而达到积极配合年段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使之健康、全面发展。例如年段家长委员会参与学生组织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活动、体育节后勤保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疫情期间的订餐、优秀学生的表彰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家校配合”的典范。
        年段的德育管理工作粗中有细,千丝万缕,事关学校声誉和家庭的幸福生活。必须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与各班主任步调一致,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扩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空间,使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真情投入、细心感受,率先垂范、方式多样、细致入微,持之以恒、细水长流”的德育工作局面。我相信,有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辛勤培育,有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年段管理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看今朝,小荷才露尖尖角;待明日,映日荷花别样红。”
        
        【参考文献】
杨俊.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8(09):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