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成检
温州市上戍小学 32501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既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足,而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完善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讨论项目式学习的特征和优势,并研究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逐渐受到重视,其教学方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及其应用,使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加全面地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理解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其特征,利用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作为如今信息技术发达社会中的一员,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素养。所以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的开展是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存在差异,以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有很多学生不听老师的指挥,只想玩游戏。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比较重要,实践能力不重要。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所以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都相对较差等。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入新的学习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项目式学习的特征和优势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去创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可以深度地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首先,项目式学习中所涉及的项目是符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项目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项目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从制定计划到收集资料到运用资料,最后进行成果展示都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老师仅仅起辅助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项目式学习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主探究,还必须和小组成员协作完成项目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才可完成任务。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最后,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方式是非常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充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力。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3.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方式。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现信息技术和其他学习科目的融合,使学生综合发展。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立一个学习项目,应尽量符合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并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使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的内容。另外,由于所处地区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制定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例如,在学习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生活在信息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离不开信息了。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向学生呈现出符合生活实际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当然,也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如果没有信息,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
3.2动手实践教学,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生活实际设立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使学生可以自行查阅课外资料或者请教一些知识渊博的人或者长辈。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制定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主动研究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充分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最后,项目式学习一般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的辅助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充分激发学生团队的荣辱感。
例如,在学习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并掌握不同时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引入教学知识,通过举例的方式学生掌握信息的处理过程。学习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谈一谈在生活中对某一信息的利用过程。最后可以选择几个组共同展示讨论的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3软件与硬件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改要求学生必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是高校进行教学的主攻方向。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做出相应地改变。将学校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相结合,使学生能从被动的学习转换到自主学习探究的角色中来,能够接受相关知识点并且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结束语】总而言之,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仍存在很多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并且可以更加深入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晓萍.精构数字化支架助力项目式学习——三把金钥匙开启学生智慧[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4):80-83.
[2]张文兰,苏瑞.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在地教育理念下的案例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1(0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