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陆屋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400
摘要:语文课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出,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中。因此,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打造高质量课堂。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观念
引言:
语文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实现优质教学,老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老师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优质教学,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打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开展初中语文优质教学。
一、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老师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时,首先老师对本节课内容的考点以及难点进行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突出考点以及难点,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同时老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理解“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课本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整节课下来基本都是老师在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时间久了,学生就产生了一种依赖,不愿意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同时更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导致课堂效率较差,老师也无法判断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从而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
例如,老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时,首先老师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秋天的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样子,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接着老师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阅读,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对文章的大概内容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最后老师在进行总结分析,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在现阶段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将复杂的语文知识更加直观具体的展现给学生,同时老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例如,老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黄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感受黄河的气势,引起学生的共鸣,接着老师为学生播放“黄河颂”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中传递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黄河的热爱之情,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跟随者老师的课件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从而掌握教材内容,最后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老师进行配乐,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教材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且积极思考。因此,为了更好的呈现优质的课堂教学,老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同时加强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的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老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峡的景色,老师可以让学生探索不同地区的景色,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三峡地区的景色进行收集,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并且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地区的景色进行探讨分析,感受我国大好河山的魅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加速了学生的成长。
五、结束语
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合理的教学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从而构建出高效课堂,开展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忠林.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一).2020:83-84.
[2].祝志平.构建创新课堂,开展初中语文优质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96-97.
[3].刘森.构建创新课堂,开展初中语文优质教学[J].新校园(中旬刊).2018(04):48.
[4].张捷怡.采用创新教学理念构建精彩语文课堂[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