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6期   作者:梁中闲
[导读]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同时也是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
        梁中闲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平里小学,广西钦州535018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同时也是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学普遍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并不能养成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新课改的倡导下,教学模式已经慢慢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好习惯。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满堂灌”,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小学生了,如此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反而会给小学生造成一种枯燥、厌烦的感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课改的施行,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由于学生普遍年龄偏小,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智力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通过不断的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让小学生获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实效高效的教学目的[1]。
(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例如:我们会经常去超市买东西、经常坐公交车或者打车等等,以上活动都会用到数学,通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还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有一个好成绩,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兴趣,就会热衷于思考,就会乐于思考,只要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


        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乐于思考。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寓教于乐”中学好数学。
(二)设置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传统教学中,普遍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整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和学生缺少互动、缺少沟通,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还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所以,要想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展开互动,通过老师的精心提问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3]。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艺术对学生展开提问,再提出问题的同时要确保问题的趣味性,还要确保与知识点的关联性,通过提问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和乏味,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谁能帮我测量一下?2、正方形有几个边、几个角,谁能帮我数一数?3、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差多少度?通过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再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测量来加深知识点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联系生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通过将教学知识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可促进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将其与生活巧妙的联系起来,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气和兴趣。我们在学习乘法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将课堂创设出一个超市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购买,通过自己购买、自己付钱,就会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乘法。例如:A同学想要买10支铅笔,每支铅笔0.5元,他需要支付多少元?A同学就会利用乘法这个知识点支付给超市5元。通过将数学和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独立的思考能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过教师的耐心培养、每一节数学课的引导和熏陶,学生的成长需要过程,独立思考能的养成也需要过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期望,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沉淀自己,强化自己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为重点来培养。一旦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都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 000(010):P.79-79.
        [2] 何达.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13):0053-0053.
        [3] 张旭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4):P.161-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