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丹
江西省南昌市田家炳学校,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摘要:21世纪,素质教育下,学生要想学习更多属于自己的知识,自学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课堂中充分拥有主动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堂中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严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因此,在学生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并且自主的去思考问题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初中物理水平。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下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策略[1]。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初中物理课堂上如果仅仅就是教师在课堂将课本上的知识完完整整的传授给学生,那确实不能让学生们提起学习兴趣,甚至还有些乏味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设计有趣的教学课堂,大胆的尝试不同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初中物理学科的有趣性。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学习了摩擦力后,就可以布置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告诉学生们这是一个神奇的物理课程。让学生想办法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使圆珠笔把碎纸屑吸上来;这样的实验能让学生发现物理的魅力所在。教师这样设计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做有趣的实验,既可以提升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营造轻松的物理课程学习氛围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物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积极主动营造合适舒服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想出和课堂有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的去上网找寻相关学习物理资料和知识。巧妙的运用初中物理小实验、小组自主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氛围;慢慢的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自主实验操作水平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研究思考,并且通过对物理实验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和研究,让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交流互助[2]。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
在21新世纪的课程新标准和新时代的教育变更的情况下,教师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素质教养已然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趋势。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强化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师更不应该忽视学生在教学课堂活动中的必要作用。
初中物理课本知识可以让教师直观、直接的给学生灌输,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在初中物理知识关于电功率公式部分的课堂授课时,教师也可以提出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和用物理知识解决的思路,但是物理公式的思考和运用要让学生自己自主去完成。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一是一、二是二的教育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自我的学习能力。然后很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保持平等的舒适关系,教师也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寻找合适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学习效果[3]。
四、利用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这门科目对动手实践操作方面的要求一般都较高,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应该注重物理实验课堂内容的教学,促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室中的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和理解物理课本中的原理和知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还可以将课本上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更加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掌握和记忆。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的时候,教师的积极、仔细的悉心教导也是不能够缺少的一部分,在学生遇到了复杂然后比较抽象的物理原理时,教师应该想办法利用物理实验室的教学仪器,仔细并深入浅出的为学生去分析和解读物理原理,避免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产生困难的心理,教师应该增强物理学习中的乐趣。新时代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本教材中,生活物理实验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计划中的非常重要部分,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应该结合教师自身教学情况和教学模式,然后实施针对性的实验教学。例如;在学习到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的时候,初中物理教材中是通过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想象力,利用塑料瓶等比较容易弄到的材料,积极大胆地去探索和思考,验证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还有在学习了初中物理杠杆课本知识的部分时,教师可以去让学生找寻生活工具中可以利用到杠杆的实际物品,然后对这个物品加以分析杠杆的类型和作用等等。这样在物理实践的活动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合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还能帮助学生巧妙的运用所学的初中物理知识解读和解决身边的实际生活问题[4]。
结束语:
俗话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进步,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拥有广泛的知识更加重要。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独自解决问题的坚毅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对中学生物理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指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周菊霞.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63-64.
[2]孟祥梅.巧用微课,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1(08):121-122.
[3]穆海鹰.多媒体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52):168-169.
[4]梁文福,袁书琪,黄向标.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实践思考——以板块运动与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J].地理教学,2020(2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