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6期   作者:朱雪松
[导读] 小学是学生养成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刚刚接触正式教育的开始
        朱雪松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低年部,邮编:5143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养成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刚刚接触正式教育的开始。本文将主要分析基于家校联动视角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小学生素质养成不能单纯依附于教师的教育,其家庭也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以下将通过家庭与学校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展开论述,进一步使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字:家校联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中,针对当前教育的侧重点,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主要包含的教育内容有对于丰富小学生的内涵,提高个人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德思想与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不仅担任着教学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所以家庭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将培养小学生个人素养放在第一位,在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阶段进一步改善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改善教师传统的德育观念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掉德育教育的渗透,没能将班级的管理工作作为教学重点的内容,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或开展,并且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受到新时期教育的影响,虽然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班级的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德育工作只是一纸空谈,同时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当中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二)家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
        父母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下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今后的性格特征和人格塑造有着较深的影响。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家庭中缺少德育教育,将直接影响使小学生一直缺失父母对其的积极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所说的就是在生活当中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不能一味的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小学生个人品德的教育。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小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父母要做到良好的榜样。生活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周边环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小学生的行为将直接反应出父母的涵养。


        二、基于家校联动下的德育教育的教育模式
        学校在教育以及管理方面应当不断地进行更新,从而确保学校可以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拒绝传统观念的糟粕,并且与家庭之间建立联系。充分考虑每位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使教师在管理与教师方式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进而可以让“德育教育”的观念融入到基础知识教学中,并且让家长全方面了解到学生在校园中的日常表现,方便家长在生活中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学校也要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水平考核来进一步让校园的良好风气得到进化。教师在思想方面,教师应当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姿态对待学生,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除此之外,定期组织家长开展一些核心素养的讲座,在此过程中分析每位小学生的日常表现,让家长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具有勇敢诚实、诚实守信的信念,并提倡学生可以对身边的人实现乐于助人的品质。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信息化的元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进行查阅、收集资料,利用网上有趣的知识与信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学习上也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道德教育中行为德育是德育工作全新的教育内容。基于家校来联动的背景下,在校园有效实施教学的实践工作同时,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德育教育的理念上达成共识。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论坛,使家长通过这一网络平台针对学生的表现发表自己的言论,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向家长进行了解,从而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有效实现呢了在线上与家长进行交流与互动,这种手段为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对家校联动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在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还需要家长来积极支持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模式,成为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两盏指路明灯。
        三、结束语
        根据上述文章所得,小学时期是学生道德观形成至关重要的时期,所以教师对于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以及渗透而核心素养是当前的是一项重点教学目标。但是,单方面依靠学校的努力将无法实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为了使小学生能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的作用下,去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模式,共同去培养小学生的高尚品德与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可雅.家校携手共进,实现小学生德育共育[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1277-1281.
        [2]孙明园.家校联合下的小学生德育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21-22.
        [3]陈亚君.探讨家校合作视角的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