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6期   作者:李发平
[导读]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发平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福建省三明市    365000
        摘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模式,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长处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青睐。现阶段,不少教师尝试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以期强化课程教学效果,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提升。基于此,以下就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层次教学,进而达成预期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可以轻松应对,一部分学生却依旧处于迷茫状态,对于这种情况,如若教师不加以改善、解决,那么将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就分层教学模式来说,它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这就充分说明了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发挥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呢?具体如下。
        
一、基于差异,学生分层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想将分层教学模式落实到位,那么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是分层教学的实施前提和基础。而在分层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学生的英语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水平等,在明确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科学划分层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所以在分层时不能设置过多的层数,设有A、B、C层次即可。同时,层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调整,使学生所在的层次与自身的能力、水平相符[1]。例如:就A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强,可以较快吸收和消化阅读课堂的知识,对此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的进度,有效避免浪费课时这一现象的出现;就B、C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能力相对薄弱,在阅读过程中稍显吃力,且极易遇到问题,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提高B、C层学生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总体而言,在开展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活动时,教师必须从学情入手,这样才能够真正算得上是“因材施教”,切实优化全体学生的英语阅读实效。
二、目标分层,引领方向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即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漫无目的、毫无方向,不知从何入手,最终取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原来是没有确立学习的目标,没有了目标,他们就失去了方向,进而造成上述局面。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有必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阅读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明确阅读的方向,进而使阅读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具体来说,对于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较易达成的目标,有效避免学生因目标过难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制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2]。例如:在教学“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要求学生理解全文大意,此时如果教师强制要求全体学生完成上述任务,那么就很容易导致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丧失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甚至是放弃学习。对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分层任务。首先,对于C层次的学生,理解、记忆阅读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如“win”、“cheer”、“during”等;其次,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完成C层目标的前提下,了解固定结构,如“prefer doing”等;最后,对于A层次的学生,在完成B、C层目标的前提下,翻译全文,并运用本节课的词汇、短语以及句型造句等。这样一来,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目标的引领下开展高效阅读,并从中习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技能。
三、查缺补漏,作业分层
        在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通常都会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以此查缺补漏,实现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在完成课外作业时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因作业量多、难度大而出现应付作业的情况,更有甚者,直接照搬他人的成果。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获取符合自身情况的作业,进而按时、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3]。例如:对A层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牢固,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尽量避免基础性作业,而是要将重心放在拓展性作业上,让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B层学生来说,可以在布置适量基础作业的前提下,制定一定的阅读作业,由此加深其对阅读节奏、语感的把握;对C层学生来说,不能设置难度过大的作业,而是要以基础性作业,如词汇阅读、简单的文本阅读等为主,确保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些作业,进而夯实英语基础,否则不仅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再愿意参与到英语阅读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使教师在兼顾全体学生的前提下,遵循因材施教这一原则,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获得有效提升、发展。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作为入手点,对教学对象、内容以及形式等进行合理分层,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民主、实际的英语阅读课堂,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并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是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度立项课题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研究的成果,立项号JYKT-20079
参考文献:
        [1]程妮. 个性化教学视角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3):107-108.
        [2]郑艳红. 分层教学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 新课程(教师版), 2018, 000(004):148-148.
        [3]刘希英. 分层导学,决胜课堂——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 华夏教师, 2020, 000(002):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