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6期   作者:张亚
[导读] 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并创作美等各种审美能力的重要艺术科学
        张亚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市第五中学校,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并创作美等各种审美能力的重要艺术科学。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对多种形式的音乐风格颇有了解。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审美素养,采取创新型的教学策略,以创设高效的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高中生;音乐乐感;鉴赏能力;培养措施

        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水平,还有利于建设高中生的完整人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应试教育理念的侵蚀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仍秉承着应试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音乐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全程把控音乐课堂,采取单一的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音乐课堂实践中,教师将音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分离,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习氛围低沉,学生被动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音乐学科产生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教师采取单一的讲授法,强调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和重复性的发声练习,忽视了音乐课堂的艺术性,学生无法从音乐的聆听和训练中感受艺术气息,使得音乐技能停滞不前,音乐素养无法有效形成和发展。单一的教学方法不适应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长时间的教师讲授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缺乏音乐学习的驱动力,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1]。
        (三)忽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艺术美感的基础。音乐是一门具有强烈艺术感的学科,应重视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味的强调音乐乐理知识,以学生的音乐水平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针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无法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亦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音乐需求,导致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低下,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数外等主科目成绩,将音乐学科边缘化,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无法形成和发展。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应坚实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高中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乐感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内驱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创设高效的高中音乐课堂[2]。


        例如,在《铁蹄下的歌女》歌唱曲目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日寇铁蹄下的歌女形象,在歌词的“字字血、声声泪”中,感受歌女的痛苦。在练习歌唱时,教师应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想象日常生活中的辛酸和凄楚,在演唱“尽”字和“滋” 字时,应抬起下颚,注意歌唱时的力度变化,明显的处理渐强、减弱音节。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在讲授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坚持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中心地位,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将咬字吐字的知识技能和发声方法等知识技能与音乐素养相结合,重点处理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加强歌唱环节训练,锻炼学生的乐感
        音乐乐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高素质的乐感,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提升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高中音乐教材中的作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加强高中生的歌唱环节训练,以锻炼学生的音乐乐感。唱歌是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歌唱练习,根据高中生的音乐美感和艺术细胞,选择强节奏感的曲目,组织学生进行歌唱练习,以提升学生的乐感[3]。
        例如,在学习“赞美祖国”的歌唱练习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首以“赞美祖国”为主题的歌曲,通过播放《祖国颂》、《啊!中国的土地》、《同一首歌》等歌曲,引领学生熟悉混声合唱和同声合唱的歌唱方式,通过唱歌排练,组织学生体验合唱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歌唱理论基础。之后,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歌唱训练,利用同声合唱与男女混声合唱的方式,体验歌唱时的发声和气息处理等技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强化学生对歌唱技巧的掌握,并对声乐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三)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以音乐语感为基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鉴赏能力,以营造和谐的音乐学习氛围,通过多元化的、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训练的积极性。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采取单一的讲授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采取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社会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为最终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歌唱田园风格的音乐时,教师应利用3-5分钟的微课教学,为学生呈现形象的乡村田园风光,在音乐背景下,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联想和拓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观赏、游览,在实际中体会形象化的音乐美,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歌唱模块为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歌唱练习锻炼学生的乐感;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以不断完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探究[J]. 成才之路, 2020, 000(015):50-51.
        [2]金灵艳.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文艺家, 2020(3):18.
        [3]彭艳红.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4):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