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6期   作者:黄彩兰
[导读]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第七课内容
        黄彩兰
        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第七课内容。本课的重点是“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难点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本节课,本人结合三个活动版块,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大字的内容一咏三叹,把政治启蒙巧妙渗透到课堂中,具体做法有:
        一、用熟知的活动体验新的活动,从而自主做出道德决定
        活动一,走进民族大家庭,本人通过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通过与学生们回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的第一段文字,体会到各民族的儿童亲如一家,他们虽然装扮不同,但和睦相处,自由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描写的是各民族儿童的生活,与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十分相似,学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在熟知的活动中,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去体验,先不给予学生预设一种价值观,通过多种生活事件—衣着打扮、语言不同,多样的活动——打招呼,问好,敬礼;多彩的服装蕴含朝气蓬勃和富强繁荣的意象,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并进一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再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做出道德决定,同时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爱国等等。《中华民族一家亲》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团结力、凝聚力的价值导向融入其中,本人的这一做法所谓富有深意而又水到渠成地突破了重难点。
        二、课前调查,激发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上课前,本人亲自带领学生到五年级各班对学生的民族构成进行调查,学生们通过调查到的结果去发现问题:“原来,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也生活着少数民族的同学,‘我们’和少数民族同学也是和谐地相处,大家在教室里一同愉快学习,一同幸福成长。”然后,我顺势结合教材的54页右上角的饼状图去引导学生发现,让他们在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中获取知识——民族分布呈现的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为了走近少数民族,我课前准备好一些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物相片放在学生的桌面,让学生们去寻找身边的“兄弟姐妹”,把他们送回各自生活的区域,更近一步接触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通过巧妙回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区域内容,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各民族人口的频繁流动,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教学中,本人的教不再是核心,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说教,而是对学的辅助指导。活动二,本人也是通过举例子,如:观察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人民币上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壮文的文字,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民族平等做主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落实党对国民教育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


        三、法制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体现了对法律的遵守
        本课准确地把握法制教育的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自然渗透法制教育,结合宪法规定,明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将法制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部分行为表现本身就体现了对法律的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本节课中的活动三“民族团结共繁荣”环节,本人通过指导学生搜集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流交融的事例,如了解“茶马古道”,交流“文成公主进藏”、“彝海结盟”等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资料的同时情感上更亲近,进而体会到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才有了我们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部分行为表现本身就体现了对法律的遵守。
        四、推本溯源,更上一层楼
        本课中,本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大字,把政治启蒙融到课堂是成功的。每个活动版块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在课堂一次次响起,一次次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一次次镌刻在学生的心中,同时,巧妙把法律知识通过讲法宣讲员的宣读形式有机地落实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了法律知识。
        我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综合实践,多学科跨越,把新、旧知识整合起来,达到旧知新用、旧知活用的目的这一做法也是值得推广的。但是,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活动中的“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这个环节,因本人在幻灯片设计上没考虑到年级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导致这个环节没能顺利解决教材的“留白”问题,我应该请学生朗读文字资料,一边动态展示图表,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人口流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我国不同年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加以说明,促进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启发学生通过资料和图表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另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的拓展时间不够充足,这些都是值得我今后再探究提升的。
        什么是主责主业?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是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的主责主业。思政课教师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锲而不舍地学习和实践,全方位淬炼和提升综合素养。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素养,才能在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中主动担当、有所作为,才能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2020—11—23

        参考文献
        [1]李兵. 聚焦主责主业 汇聚各方力量 推动全市统一战线工作高质量发展[N]. 张家口日报,2021-02-06(003).
        [2]冯丽娟. 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双向发力 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N]. 天水日报,2021-01-30(001).
        [3]陈万球.准确把握思政课“三问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新湘评论,2019(09):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