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光昊 杨宇 谢云奥 计算机指导教师刘尊伟
山东济南250109
山东协和学院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妥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此情况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高等教育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并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那么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关键性问题。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为出发点,简述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路,创新是民族之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储备基地,积极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突破口,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是高校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被赋予的又一使命,同样也是在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1.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意识不强,态度消极
在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创新意识较为薄弱,大部分大学生日常学习知识只是单纯为了应付各种结业考试,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传统观念中,人们都倾向于一份稳定且待遇较好的工作,在这种传统的观念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都安于自身的现状,对于找工作都很消极,更别提自主创业了,此外不少大学生自身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创业技能,甚至在很多学生的意识里认为创业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也不够重视,依旧按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这样的情况下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2.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今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也认识到以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但是很多高校对于这方面的意识也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改变。很多在校的大学生在学校中根本没有接触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的仅仅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被大学生所了解,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被高校重视起来,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更不会有深入的学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匮乏,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有些创新创业的想法,但局限于相关知识的匮乏,创新创业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开展,仅停留在于空想阶段。所以,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不重视,阻碍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获取,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首先,要从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出发点,把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传播给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在不断教育中逐渐增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的理解,使其可以掌握自主创新创业的深刻内涵,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起来进行多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其次,高校不仅要在课堂上教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去,在参与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校成立相关学生组织,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事件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大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定期邀请毕业生来校进行讲座,以实际事例激发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多种活动,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综合实力,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联系的平台。
2.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必须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必修、选修、网络课程及讲座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是课程层次多样化。教师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本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在讲授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在本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创业;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毕业生的实际事例,让他们可以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创新创业,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的动力。此外,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同时考虑创新创业课程学时较少,教师资源稀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一些网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鉴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高校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逐步改进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掘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
3.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育。高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的模拟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组合,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增强大学生的相互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完成优势互补,让学生形成资源有效整合的思维。此外,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假期实践的指导和考核,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学校实践课程在课外的实战及拓展,对大学生以后的社会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小结
在当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现有机会的拥有者,而且要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要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晓禹.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3):269.
[2]郭云丽,薛芳,周雪莹.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250.
[3]唐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50.
[4]张兰勇,刘胜,李冰,孙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