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磊
坪山高级中学
摘要:在高中阶段,音乐教学不光是教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乐感。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才能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提高学生的乐感,沉浸在音乐的快乐中。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
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唱模式了,还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受到音乐熏陶后,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传达“真、善、美”良好品质。在音乐中开发学生智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学生乐感。
一、巧学唱培养乐感
歌曲学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欣赏三个部分。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高中音乐教学这个阶段,学唱是学生最直接接触音乐的方式。相比于乐器和音乐理论知识,歌词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方便验收教学成果,收到教育的实效,所以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授歌曲。教材包括大量的红色歌曲和民族欣赏歌曲可以很好的帮学生打下音乐基础。红色歌曲歌词简单大气富含气势,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教师可以先进行范唱,再带动学生一起张口学习,引导同学的语音、语调,把歌唱的婉转动听,之后向学生展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理解歌曲内容和背后的歌曲美丽故事,升华学生的情感。
随着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在不断的提高。这种感情也融入到了流行歌曲的创作中了,很过的国风音乐流行起来,老师可以脱离课本选取几首合适的歌曲进行教学,既能训练学生的歌唱技能和歌唱表现力,又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并且学生对于流行音乐接触的也比较多更容易学习也更容易开口唱。同学可以教唱《生僻字》歌曲旋律欢快,词语间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包涵70多个常见却又容易读错的生僻字。通过教唱这首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生僻字,体会中华文字之美。通过巧学唱,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
二、巧生活,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并非是简单唱歌的过程,音乐是一个非常繁琐且复杂的学科,教师也需要对于音乐有着重新的认识,教师也需要积极地搭建出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积极的鼓励孩子们参与进来,并且开心地展示自己。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的中的点点滴滴来展示音乐的美,如水杯、笔、筷子等,作为乐器,敲打出美妙的音乐,这样学生就会从生活中享受到音乐所传递出来的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噪声,如机械的轰鸣声、车辆的嘈杂声,这些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让人感到非常的不舒服,然后再让学生听一些优美的音乐,通过对比,就衬托出音乐的美。运用生活元素,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互动,培养学生乐感。
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课堂的课堂氛围,应该轻松愉快,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带动学生积极性。音乐课堂设立的初衷就是在娱乐中学习,放松精神压力。所以课堂教学切记不能单调、乏味,做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尽量选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篇章,可以适当脱离课本,选用效果相近的歌曲。
例如汉族小调部分可以将四川民歌《采花》换成江苏民歌《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所以在教授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带来很好的课堂效果。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应该贴近学生被学生接受。尤其是音乐课堂没有太强的硬性要求。一味的站在老师的观念上教学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听到民族音乐会有距离感,极端的同学可能会出现抵制情绪。老师可以积极引入能反民映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受到学生的追捧,其背后也有一定的道理。以《唱脸谱》为例,可以采用多媒体,将“变脸”视频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了解京剧文化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经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后,还可以引入同样带有戏腔的流行音乐例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清明上河图》等,混合的教学打破了原有的限制,让音乐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的乐感。
四、运用律动,培养学生乐感
情感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音乐的学习也需要情感的投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伴随着音乐,会无忧无虑通过身体律动,去体味音乐中的情感,去感悟音乐之魂。教师在进行情感渗透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味情感。比如,音乐中丰收场景,就让学生去想象,在丰收的季节里,劳动人民顶着烈日,去田间劳动,有的挥镰割麦,有的忙碌的摘着果实,虽然酷热,但是,他们脸上露出了喜悦之情。这就是丰收的喜悦,也是劳动的喜悦。接着,学生们也会模仿农民的动作,做出摘果子的动作,或者是手拿镰刀动作,或者是挥汗收获的动作。在模仿之中,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他们会融入到劳动之中,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就会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对农民更加充满敬意,也会在平时积极参加劳动。通过律动,学生对音乐素养有了更深理解。在唱《游子吟》时,拍手的时候要缓慢,因为这首音乐展示的是游子离开父母的时候,心情非常沉重。学生通过运用拍手这一体态韵律就可以体会每首音乐中的情感,这不仅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真正体会到音乐所表达出的情感,让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通过学生的体态律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
五、运用游戏,培养学生乐感
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展开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例如在教授一只完整的歌曲后,加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多利用拍手,歪头,打响指等动作去符合歌曲的节奏,可以展现出很好的音乐效果。现在流行的有奥尔夫音乐律动,适合全班学生共同学习,有很强的节奏感。在课堂上学习后还可以展现给家长,增强亲子互动。当然也还有传统的游戏像歌词接龙也可以很好的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乐感。
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从教学生音乐入手,不断培养学生乐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只有学生的乐感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体会音乐,让音乐充满乐趣,真正学好音乐。
参考文献:
[1] 王梦怡. 寻找体验音乐的"味道"——试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版), 2018, 000(001):184.
[2] 谢文静.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 黄河之声, 2018, 000(010):81-81.
[3] 姚婷.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J]. 高中生学习, 201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