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规避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苏元华
[导读] 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将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危害,不利于学生的正常成长,甚至可能引发未成年犯罪的严重问题
        苏元华
        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 重庆 402565  
        摘要: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将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危害,不利于学生的正常成长,甚至可能引发未成年犯罪的严重问题。基于此,文章以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状为切入点,阐述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并对相关规避措施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欺凌;规避措施
        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开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与价值观引导,保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带入自身主观意识,为日后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来看,在网络时代下,受到多元意识形态的侵入,农村小学生的认知体系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令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偏差。当此类认知偏差,通过学生实际行为来体现时,易产生校园欺凌问题,对部分学生群体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对于此,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立足于小学生欺凌现状之上,分析出欺凌问题的产生动机,并结合教育措施管理措施,实现对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进而营造出一个更为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强化整体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状
        (一)欺凌事件发生频率较高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是指学生群体中存在以强欺弱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校园来讲,普遍发生概率要高于城区校园,且整个欺凌事件的产生几率正在逐年提升。当欺凌事件作用于被欺负的同学身上,将对学生精神及身体造成严重的侵害,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校园的管理。
        (二)欺凌形式种类增多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主要分为两种。第一,基于个体之间的直接欺凌现象,例如教师对于学生的欺凌,通过体罚、辱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教,学生之间的欺凌也体现在殴打、辱骂、歧视等方面,这将对学生自身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生理伤害。第二,基于网络实现对个体的间接欺凌现象,其主要是通过语言类、互联网对小学生群体进行辱骂以及各类语言攻击等。此类攻击行为,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个体来讲,将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加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正常成长。
        (三)承接欺凌事件防控的教育力度不足
        从教育方面来讲,大部分小学校园中未能清楚认知到素质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甚至是部分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本身并未能将整个价值观思想观的引导立足于学生发展之上。这就造成学生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令学生产生一定的暴力倾向,当此类问题作用于学生群体之间,则是以一种以强凌弱的形势在群体之间爆发,进而产生欺凌现象。
        二、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危害
        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一直以来作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其本身所呈现出的问题并不是对于某个学生而言的,而是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整体农村教育存在的缺失问题。从校园欺凌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及危害来讲,其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首先,对于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长期的校园欺凌将令学生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令学生自主意识发生转变,即为在欺凌效果下,学生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以一种极度自卑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将令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工作,无法去面对相应的群体,当此类思想根深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极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终生性影响。
        其次,对于家庭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长期的校园欺凌将令学生无法把自身的真实情感流露到日常交际中,再加上校园与家长信息之间存在的不对称性,将造成家长与孩子的误解。如果此类问题作用于整个生活与生长环境中,孩子与父母之间将产生严重的隔阂,甚至可能造成家庭破裂的严重现象。
        最后,在社会方面。校园欺凌事件的逐渐增多,对于思想体系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讲,将令整个学生群体加入到校园欺凌中,甚至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崇尚暴力、不思进取的思想隐患。如未能针对此类问题进行及时制止,校园欺凌行为应受到社会生活中极有可能产生未成年犯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规避策略
        (一)建设基于家庭与学校相融合的教育防控体系
        家庭教育是为小学生树立价值观与思想观的重要阶段,而从我国目前家庭环境来讲,大部分家长对于子女的过度宠爱将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当作用于校园生活与学习中,极易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导火索。对于此,家长必须担负起第一教育的重则,通过以自身为榜样实现对孩子的良好引导。与此同时,家长应时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异常行为,通过行为、语言等细节,分析出孩子是否在校园中遇到欺凌事件,然后通过相对应的措施对孩子进行教导,或者是及时上报给学校管理部门彻查,此类欺凌事件是否存在并进行相关管制。此外,家长应该与学校之间建立一个沟通场所,通过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形成有效合力,令家长明晰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因及危害,然后以学校教育及相关平台实现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将校园欺凌事件扼杀在摇篮之中,为学生构筑一个更为安全的校园学习环境。
        (二)正确界定教师权责,深化欺凌事件的防控指标
        农村小学教师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是全过程落实到学生个体中的,如果想要正确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制约与防护,则必须应以教师为切入点明晰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并向教师普及欺凌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与实际处理办法,这样便可对欺凌事件进行防控与及时补救,避免欺凌事件的恶化。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不得存在以暴制暴的教育管理模式,应当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恶化情况以及学生所受到的伤害来制定相对应的批评及管理教育模式,这样才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除此之外,教师及管理部门应当针对被欺凌的学生在后续学习及生活中进行全过程监督,查证出因校园欺凌问题对学生身心所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精神方面的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尽早脱离出被欺凌的事件中,令学生快速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内。
        (三)制定校园欺凌法律法规
        校园欺凌事件的恶化严重,可能导致未成年犯罪的问题,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讲,此类事件问题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且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制约法律,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将存在一定的空白区。这就需要针对校园欺凌事件设定相对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方协力,制定出相对应的管控措施,并以现场执法的手段,对小学生欺凌事件进行制约与防控,实现校园环境的规范化,安全化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将对小学生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各项教育事务的开展。为此,在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时,必须从多个角度分析出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因素,结合社会、家庭、学校,制定出更为全面的管控体系,提高实际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丰,陈轩禹.多主体分别欺凌的责任份额判定:以因果关系为视角[J].少年儿童研究,2021(03):37-44+27.
        [2]路海东,闫艳,王雪莹,武会青.青少年同伴关系-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量表修订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03):460-467.
        [3]张巧玲.从班主任工作角度探析校园欺凌问题的防范对策[J].山西青年,2021(04):60-61.
作者简介:苏元华, 研究方向:美术,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