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交礼仪课程的情景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李晓芳
[导读] 礼仪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中逐渐以风俗、习惯、传统等外在表现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规范着人们行为准则,体现着时代的道德风尚
        李晓芳
        潍柴职业大学 261001
        摘要:
        礼仪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中逐渐以风俗、习惯、传统等外在表现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规范着人们行为准则,体现着时代的道德风尚。近年来,为全面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社交礼仪课程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如何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社交礼仪的实操性成为该课程的核心点。本文结合多种情景教学方式简要分析其在社交礼仪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交礼仪;情景教学;实操能力
        引言:社交礼仪理论知识理解相对简单,容易记忆。但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实践训练,还会导致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当前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现状,从以下几个维度浅析情景教学模式的核心价值。
一、利用互联网创设多媒体实践情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课相比,社交礼仪关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侧重实操性。传统的课程内容,无法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片面化的文字表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之下,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实践场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通过“话题”引导:个人礼仪是社会礼仪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对个人容貌、谈吐举止、文化修养的学习,则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外在表现能力,是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交际的需求。老师可通过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对自我礼仪进行自查。例如在以“约会”为主题时,就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回到约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此时可设计服装搭配的连线,让学生自行搭配着装,在结合实际约会的地点,详细讲解在不同的环境之中,遇见不同的会面对象应当搭配怎样的穿着。延伸课程内容,强化实用性。(2)借助短视频播放,分析片段,营造学习场景;《泰坦尼克号》作为经典的影片,长久以来获得各界好评。其中,在杰克受邀参加头等舱聚会的环节中,因无法适应餐桌礼仪文化的杰克,受到他人的嘲笑。这看似是一个非常诙谐的桥段,但对于餐桌礼仪来说,却是讲解相关礼仪的很好案例。老师可结合类似这种影视片段,来详细讲解有关餐桌礼仪的知识。生动的案例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典型的案例情景,给与详细分析
        对社会礼仪的学习,一是为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二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实际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给与衡量。在课堂上,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案例,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给其正确的指导方向。(1)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刨析;道德是社交礼仪的呈现形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与法律相比,没有强制的约束力,却在无形中维系着社会的安定。“在地铁上究竟能否吃早餐”,这看似是一个道德问题,却体现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

此时,老师就可引用这种贴近现实的问题,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该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讲解,从而引出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2)以“春节习俗”为题,鼓励学生挖掘身边的风俗礼仪,通过拍摄图片或者视频,来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讲解给大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结合实践案例,融合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通过学生自行扮演,创设情境,切实感受文化礼仪的重要性
        环境不同,交流对象不同,所匹配的社交礼仪也有所差别。例如身着西装革履采访田间地头的农户,就与实际环境格格不入,且容易产生距离感,影响交流效果。在课程中,可让学生自行参与演绎,搭建情境,充分感受社交礼仪的重要性。(1)片段式场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同样的问题,观察学生给予怎样的回答。例如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一位同学扮演工作繁忙的收银员,另一位则扮演着急购物的顾客。收银员一边正在忙碌的整理货物,顾客那边因找不到商品而着急。情急之下,询问了收银员。此时收银员有三种回答方式:1.您稍等,我这就帮您找;2.装作没听见,拒不回应;3.你不会自己找么,没看见我忙着么。通过演绎这三种态度,相信学生自己心中就会感受到社会礼仪对内心的影响。(2)集体训练:分组进行话题的延伸,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环境之中,由另外一组的同学给予干扰。例如,一组同学扮演餐厅的服务员,另一组则扮演顾客,顾客的这组对服务员这组各种刁难,观察服务员这组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社交礼仪得到充分的实践,使其适用于灵活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中。
四、模拟演示创设现实情境,完善综合考评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与课堂交流相比,“沉浸式”的情境教学,更能提升社会礼仪课程的实操性,强化其实践交际能力。在教学考核体系中,就需完善实践操作能力的考评机制,通过模拟演示创设实操情景,增加实践演练比重,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1)与各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合作单位的全方位考察,综合评判学生的表现。在这其中,老师可通过录制视频,还原整个工作流程,对其社交方式给予及时的评判指正。(2)老师担任评委模拟现实环境;步入社会,面试是就业的关键环节。老师们可扮演就业单位的面试官,为学生模拟面试场景,考察学生在妆容穿着、言谈举止、待客接物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判学生的表现,从而实现教学最终目标。
五、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礼仪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将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除了创设多种情景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潜移默化的而影响着学生的心智。故而,老师们也需拓宽个人的知识层面,规范自己的个人礼仪,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慧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社交礼仪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2(8):115-118
        [2] 徐柯建. “社交礼仪”课程情境模拟教学法研究 [J].高校教育,2010(2):21-26
        [3] 田芳.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8(12):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