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教学研究室(电教馆) 邮编:718199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注重该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朗读训练的作用及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作用 策略
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这段话点到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就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朗读训练的作用及策略谈几点拙见。
一、强化朗读训练的作用
1.朗读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熟读文章,才能对文章有深入的体会,才能把握准作品的思想和灵魂。而朗读就是在对文章读的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感受文章的意义,体味作者的思想境界。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反复地读,仔细的品味,把文章读得越好,也就越是能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
2.朗读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很多学生对语文这门课提不起来兴趣,我想,关键的原因还是学生没能真正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课堂上看似有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其实大多数是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沉浸在课文中来,教师依然在唱独角戏,依然在不遗余力地讲解分析,学生在被动式的懒洋洋地听着。慢慢地,就失去了兴趣,渐渐地疏远了语文,而朗读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当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响起的时候,纯净的心灵世界怎么能经受得起这样的语言撞击呢?此时,哪个学生还能像木偶一样的坐在那里呢?
3.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朗读能激发想象,能发展形象思维,能使学生把生活中的感悟与文章的语言表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有了一定的感知力,益于积累,使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
4.朗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本身就是社科类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人生的一次思考。因此,每读一句话,每读一篇文章,都是与作者的一次心灵上的交流,大声朗读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叩击学生的心弦,使能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来获得美的享受,似春雨润物细无声,使得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二、优化朗读教学训练的策略
(一)加强范读,示范启发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 。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如果再配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将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寓于其中,那就是范读的更高境界了。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有着其他范读(如录音示范等)不可替代的更大优势。教师要运用范读课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更好地朗读 课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以声传情,激发兴趣,增加能力。教师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 兼备,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所读文章情感的感染,从而与教师、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2)以声传情,辅助理解,培养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的语言文子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花样翻新、长期坚持
现在的部编本语文课本,选的课文大多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必须细细读,大声朗读。如在教《黄河颂》《我爱这土地》这些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多听。(1)请学生听男声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中的“画面”。?(2)请学生听女声配乐诵读,边听边感受诗中的“情感”。?(3)请学生再次听读并跟读,边听边体会诗中的“细节”。
2.多读。(1)请学生自己朗读。初读,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再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品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2)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与表达。评说其他同学的个性化朗读。这个训练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
(三)注重朗读的阳光评价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这种评价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备的教学目标靠近,而且能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古人“《汉书》下酒”。总之,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让读书声一浪高过一浪,而不是昔日所见的那种稀稀拉拉的结结巴巴的读书声。我们语文教师要有这个意识,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有这样的读书激情,使学生们爱读、能读、会读才是我们朗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齐跃宗.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年02期
[2]高云格.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语文天地,2008年14期
[3]王信香,张明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