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黄国庆
[导读]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作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如何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构建新的阅读教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黄国庆
        富宁县木央中学 云南 文山 663414
        摘要: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作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如何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构建新的阅读教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纵观以往教育教学之中,对于阅读教学的专题教学是十分有限的,而充分将语文思维做到发散,促进学生读写结合更是微乎其微。笔者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应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读写中建构语言、锻炼思维、感知审美、认知文化。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1读写结合概念初探
        1.1写作与阅读的有机融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及,写作方向的阅读教学应逐渐加大比重,能够将书本之中的阅读感悟真正落实在笔端,从而能够对于书中人物、自然、社会产生独到的见解。这才是读写结合的真正意义所在,能够以课堂为起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训练将读和写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是对阅读的反馈又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让学生能够多维度地感悟文本内涵,从而真正实现自主阅读。
        1.2 关联语文阅读的相关要求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以往单篇文章的阅读形式具有重要的弊端,阅读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总结为主,然后再以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阅读思路的掌握,这样一来无法真正践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指导,学生虽然了解阅读的重点、难点,但是却无法掌握其根本的学习思路,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之中,同样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语文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语文关联教学提供了更好的通道。这即是要提炼不同教学之间的关联要素,将教学要素之间进行串联,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2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2.1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运用语言
        运用语言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读写结合将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边阅读边储备,边阅读边运用,能切实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效果[3]。因此,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笔者应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写作。以《背影》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特定场景中的“背影”对父亲的形象进行了刻画,展现出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刻画背影时,作者使用了多样的方法。比如,在描写父亲翻过站台栏杆为“我”买橘子的场景时,作者使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蹒跚”“慢慢探下身子”“爬上月台”等词汇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无一不受到感动。立足语句内容,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使他们通过了解为什么这样写来理解文本内容。之后,笔者设计仿写活动,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对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刻画。在仿写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边写边思考,进一步地借助写作方法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切实地锻炼写作能力,夯实自身的语言基础,提升语用能力。
        2.2引导学生传承与理解文化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储备丰富的文化信息、建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传统文化隐藏在语文知识背后,所以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容、树立传承文化的意识,教师应挖掘文章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传承与理解文化。(一)挖掘文化因素挖掘文化因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传承文化的基础。教师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透过知识挖掘出文化资源,使学生在文化资源的作用下,丰富文化储备,受到文化内容的有效熏陶。文言文和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不乏文化因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文言文和古诗词,从创作背景、字词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入手,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二)展现文化因素在挖掘了丰富的文化因素后,教师要联系教学需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将文化因素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与文化因素互动,切实地受到文化因素熏陶。以《愚公移山》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愚公身上的美好品质为切入点,挖掘了其中的文化因素。课堂上,笔者采取朗读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感知愚公形象,使其感受到愚公身上的美好品质,并受到熏陶。
        2.3明确读写结合教学重点
        受到课堂教学时间和精力方面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完全对学生阅读文本进行完整的分析和讲解,使得读写教学陷入形式化和碎片化的错误模式中。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时,必须准确把握读写教学的重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读写转换过程中,逐步掌握从模仿写作到独立写作的过程,并学会自我分析和总结。而教师则应当强化对写作过程中共性问题的总结,明确学生读写转换的难点,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2.4以反复斟酌挖掘阅读和写作深度
        阅读的宽度对学生的写作思路具有直接性的影响,而阅读深度则会对学生的写作质量和写作深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斟酌,从而更好挖掘阅读和写作深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思想进行解读,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也就是全面深入地分析阅读文本的遣词造句,并将其中蕴含的思路通过自身写作展现出来。
        2.5引导学生鉴赏与感悟美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学生形成、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审美鉴赏是指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一般性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从多个角度进行品评的活动。在赏析和品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需要应用读、写能力,从而进一步地发展读、写能力。所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笔者常应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鉴赏与感悟美。
        结束语
          读写教学是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要真正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要求教师从自身教学理念革新入手,在提升自身阅读量和写作水平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读写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明确教学重点,以此才能够真正采用对应性的教学组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晓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20(31):99-100.
        [2]汪永春.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分析[J].家长,2020(31):159+161.
        [3]陈神广.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9):17-18.
        [4]许君玉.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学科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探讨[J].考试周刊,2020(79):95-96.
        [5]陈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