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石浩冰
[导读] 在谈论到初中数学课堂的人格教育时,大多数人都会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怀疑。
        石浩冰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362000
        摘要:在谈论到初中数学课堂的人格教育时,大多数人都会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怀疑。确实,乍一看数学与人格健全两者之间并没有较深的联系,甚至还会给人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但在学生的理性人格养成上,数学课堂的相关训练异军突起,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也是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的地方教育局提出了数学渗透人格健全教育的口号。不过受限于上述思想的限制,大多数的两者融合都停留在表面,且融合内容也较为生硬,并与学生的普遍认知有较大的冲突。为了促进数学课堂渗透健全人格工作的开展,本文详细分析了数学课与人格教育中的交汇点,并举出了相关实例来证明两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希望自己能帮助一线教育者能够重新规划自己的课堂结构, 并尝试为新型课堂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关键字:初中学习 人格教育 课堂渗透
        近年来,虽然说数学课堂中已经提出了核心教育素养的概念,但其形式较为初级,对学生的成长的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培养的方面较为分散,且与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本文要做的就是将分散的核心素养进行集中处理,并使之成为一个具体的人格画像,让核心素养不再是学生的所持有物,而是真正成为其作为人的一部分。
        一、数学与人格教育的连接点探寻
        其实,在数学与人格教育的连接点探寻上,许多教育学者都提出了不少的意见,也得到了不少的成果,核心素质培养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说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合作探寻能力、价值等效能力等都十分有利于学生人健全人格的形成。虽然大多数认为语文课堂更加适合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但语文课堂通常较为感性,且教育方式复杂多变,所以也增加了健全人格的塑造难度。为了方便理解,本文举了以下例子来进行表明数学课堂与语文课堂健全人格教育之间的区别。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感性,其获得内容也有着巨大的不同,就像是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虽然说语文课堂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广度来进行健全人格培养,但由于缺少既定范围限制,其健全人格塑造也往往十分不可控。因为在语文学习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其引导出的价值取向也相对模糊,这对于健全人格塑造往往来说是致命的。但在数学课堂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因为数学课堂的确既确定性要远远大于语文课堂,所以其引发的价值取向也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比起语文的人格价值探寻,数学的价值探寻有更强的逻辑性。根据数据显示表明,理性人格的塑造难度要远远低于感性人格的塑造难度,但这并不表明健全的理行人格要落后于健全的感性人格。实际上,单从社会上理性思考与感性思考的人员比例上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差距。
        二、数学与人格教育的误区避免
        (一)理性人格教育落后于感性人格教育
        在当代的深层价值观念当中,大多数人开始对艺术进行崇拜,并扩大了感性人格教育的实际地位。也是受到此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素质教育都是以语文课堂为主,并以感性思维为前提而进行开展。但实际上,理性人格与感性人格类同于人类的腿。如果只向前迈出一只脚,那必定走不远。这时候,数学课堂的健全人格培养就发挥了其价值。
        (2)核心素养等同于健全人格人格培养
        其实在现代教育当中,大多数教育者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作了健全人格的培养,并将此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导向。但对于这种观念,笔者有自己的看法。

其实在教育者界有着这样的一个概念,“人的能力越大,其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不能看出,这句话表明了能力与人格培养之间的割裂。虽然说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只能算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前置条件,其实际与健全人格教育之间还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这样讲,核心能力的培养等同于学生的工具,它能提高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1]。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等同于学生自身意志的培养,是学生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只是作为工具存在学生的周围。另一方面,大多数教育者还认为只要核心素养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其人格也会更加完善。但实际上,核心素养只能帮助学生提高其原有的能力。对于原先没有的能力,其很大概率上也不会得到提升。
        三、如何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
        (一)将健全人格教育与数学逻辑相结合
        理性人格的培养需要数学逻辑的支持,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逻辑能力的训练。因为数学概念很少有实际意义的限制,所以留给学生逻辑思考的空间也会更大。这里以初中会遇到的函数教学作为例子,详细说明如何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考训练。
        初中的函数教学体现了具体的函数关系以及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需要用到较多的逻辑思考。在传统的函数教学当中, 数学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Xy的比值关系,并演示其的函数图像。这一做法虽然可以标明函数基本性质,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降低出现概念错误的可能,不过同时也剥夺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2]。实际上,在函数的学习过程当中, XY都可以处在一种动态变化当中。比如在第一阶段,教师可以按照正常的Y=ax为例,以探究Y与X的变化关系。让学生理解Y与X的变化关系以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固定Y的数值来找出X的对应变化。因为函数本身就有较为明显的逻辑规律,所以对学生健全理性人格的培养也有较大的帮助。到了这个阶段,学生也很容易地找出Y与X的对应关系。
        在完成了第一象限的规律探寻以后,教师可以将数值带入到第二、第三、第四象限中,从而锻炼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其思维能力就会呈现线性提升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依旧还停留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中,还并没有深入到健全人格的过程当中。
(二)把感性概念带入到学习课堂当中
        许多人认为理性与感性人格有较强的冲突性,但实际上,两者只是体现在人格培养的不同方面。所以,当学生的理性思维人格到达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将感性概念代入到课堂当中,以便于学生将逻辑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能力与思想产生融合,最终帮助学生产生健全人格。在此课堂的处理上,本文依旧采用函数学习的概念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感性概念的意义。
        在完成了上述的函数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概念带入到函数图像里,比如时间、生命等等单向流动的事物。这里与工作以金钱回报为例,来详细说明 X与Y的实际意义。当付出足够的时间X时,相应的也会拿到等值的报酬Y。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时间与报酬并不可能以负数状态出现,所以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范围对于函数的意义。而在更大范围上来讲,这种数学概念与生活知识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社会,能够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体会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当达到这个阶段时,学生的自身能力将会与思想价值进行结合,其人格也将会得到健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渗透健全人格教育,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并尝试去除社会大众对于数学课的误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社会不会再有感性与理性人格之分,且这两种能力都将存在与学生的人格之中。其中感性将会变成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力,而理性则会变成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 张林辉. 浅谈小学数学和人格培养相结合[J]. 魅力中国, 2019, (3):108-109.
[2]黄伟春.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数学人格[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2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