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让学生讲”的策略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罗怀志
[导读]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教师角色也从“主导者”转向“支持者”,将历史课堂交还给学生,回归历史探究学习的本质。
        罗怀志
        四川省屏山县中学校   645350
        摘要: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教师角色也从“主导者”转向“支持者”,将历史课堂交还给学生,回归历史探究学习的本质。为了搭建学生有效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创新思维与深度学习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与发展观,我们在历史课堂倡导“让学生讲”,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收获与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让学生讲”; 生本教育
        “让学生讲”是历史教学的一次全新尝试,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落实学生发展观,从课前、课堂到课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任务”为载体,以“问题”为起点,真正让学生讲、让学生学、让学生会,“授人以渔”教育理念将在历史课堂熠熠生辉。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如何在课堂落实“让学生讲”的策略和方法?笔者分享几点教学经验如下:
一、自主先学,做好“讲”的准备
        让学生讲,学生讲什么?怎样才能讲好?自然就要他们事先做好准备,这个环节就是非常关键的课前预习,而实现“自主先学”也是提倡让学生讲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我每次都为学生提供了预习清单,让他们有目的性的“备课”,这样课上才能“讲”到重点,而不会脱离主题、浪费时间。例如,学习《百家争鸣》之前,预习提纲的内容主要为:①了解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与相关主张;②列出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梳理形成儒家思想的进程;③春秋战国时期如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何历史意义?④你如何评价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预习的内容以教材为基础,适当拓展延伸,学生自主预习知识,准备史料、设计板书,通过讲课再输出预习成果,对本节课的知识自然有了透彻的理解与深刻的印象。
二、任务驱动,优化“讲”的内容
        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对历史不感兴趣,解答历史问题也不知道从何着手。实际上,由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均关联过去发生的事实,并不适宜以现代思想去考虑问题,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意识,发展历史眼光,代入具体的历史事件及历史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知识。同样在执行“让学生讲”策略时,也要启发学生关注历史背景,才能更透彻地认识历史问题,扫清“讲”的障碍。例如,历史课上设计学习任务,由学生讲一讲“商鞅变法的意义”,大家通过研读历史背景、收集历史资料,自主讲课时提到了我国在战国时期的局势特征,并从政治、经济等不同层面出发,分析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后从弱到强的国力变化。

“让学生讲”,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度探索的意识,他们为了“讲得多”、“讲得好”、“讲得对”,必须多阅读史料,多了解史实,再自由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经历开放性的学习与探究,逐渐对历史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多元形式,激活“讲”的热情
         “让学生讲”的形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学生上讲台,也不能过于拘泥某种“讲”的形式,否则可能造成厌倦感。为了保持“讲”的热情,应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有更多“讲”的机会和“讲”的欲望。比如分组讨论,成员之间互相“讲”,互相学习,也能锻炼合作意识;学习“中国古代商业演变”时,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整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设计知识体系框架图,通过合作讨论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再如开展激烈的辩论赛,围绕某个历史知识点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围绕“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带来了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进行辩论,大家按照自己的观点分为正方(积极影响)和反方(消极影响),先在组内讨论,聚焦观点,再进行小组对抗,双方辩论。经过趣味又激烈的辩论赛,大家对“罗斯福新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整个活动中也达到了“讲”的目的,综合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关联实际,拓宽“讲”的视野
   “让学生讲”,不仅仅是锻炼语言的表达,更是强化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理解与史料实证能力,无形中建立历史价值观,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因此“让学生讲”要关联实际,置身不同的学习情境,做好“讲”的准备,拓宽“讲”的视野。例如在世界近代史部分研究“早期的殖民活动”时,围绕“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为话题让学生讲,大家先一起观看主题纪录片,再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他做了什么?”、“欧洲早期殖民侵略的目的是什么?”由此进行开放式讨论,学生讲一讲新航路开辟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再如,学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时,联系当今社会的“一带一路”热点课题,探讨汉代丝绸之路对现今“一带一路”的影响,对比二者的异同点,找出关联性。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讲,主动探索历史问题,促进思维发散,强化唯物历史观。
        总之,高中历史涉及了较为繁杂、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实施“让学生讲”策略,唤醒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家的参与意识空前绝后,每个人都有机会交流与表达,主动地讲、深入地讲、全面地讲,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在学讲结合中收获颇丰,不仅将历史知识牢记于心,而且真正理解历史事件、关注历史发展,潜移默化地促进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讲”,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改变了“为考试而学”的认知偏差;通过“让学生讲”,历史课堂更高效、更实用、更有个性,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朱晓燕.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分析[J].赤子,2020,(1):262-264.
[2]曹启洪.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分享[J].科学咨询,2020,(2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