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没有差生——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黄佳林
[导读] 现阶段的教学中,除了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教学以外,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黄佳林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610000
        摘要:现阶段的教学中,除了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教学以外,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尚未发育成熟,高压的学习任务与其他因素,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这样的阶段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本文就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研究与思考,并为教师开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可以确保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较为科学的学习状态,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有着平稳的发展与快速的进步。但是,在当下高压力的学习环境下,很多中学生面临着中考与高考的严峻考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与年龄段下,其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在这个时期下,孩子们的心理波动很多,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造成这些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特别是在面对一些他们从来买面对过的事物的时候,容易出现明显的心理波动。另外,中学阶段,学习内容会变得很多,并且也会有着较大的难度。当面对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学生表现出的最明显的一个情绪就是放弃。这些负面情绪与心理状况,都是现阶段下中学生所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
二、中学生存在的几点心理问题
         (一)学习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首先,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科、学习难度的增加,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困难。在面对这些苦难的时候,学生会更加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表现出承压能力差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不协调
        另外,现阶段下的中学生,正赶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们大多受到家庭中全家的关爱,在心中会形成一种“唯我独大”的性格特征。在这样的性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与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出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不畅的情况。在这样的生活情况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三)没有足够的自信心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正处于发育的阶段下,对于身边的事物很难做出科学的判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判断的事物就会存在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下,造成自己缺少足够的信心。在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并且也是中学生心理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最后,在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呈现出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中学生初次接触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形成一种小大人的自我感觉,进而会形成一种想要独立的心理。但是,中学生们涉世未深,在面对接下来的新鲜事物中,他们又会呈现出对事物的不解与对事物的迷茫感,在这样的状况下,其又想得到家庭或者是教师的帮助,形成 一种依赖心理。另外,在青春期的作用下,男生或者是女生都出现较为明显的生理分化与生理特征。学生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渴望独立,但是实际的阅历却无法支撑他们真正的独立,进而出现依赖家庭的情况。在这样的实际状况下,中学阶段的学习均会呈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特征。
三、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不能及
        我国的教学体系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现阶段下的教育体系中,注重应试教育与升学率,则是当下开展相关教学中一个明显的弊端。

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存在的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动力不足,甚至有很多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浪费时间,应该将这些时间用到提高学生成绩上。在这样的教育弊端下,教师很难给学生形成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造成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二)家庭教育存在盲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都是培养学生身心与综合素质的关键形式。但是,在目前阶段下的家庭教育中,其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的弊端与部分学校类似,存在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关注的情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能带给孩子潜移默化改变的关键人群。但是由于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点,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正常发育。例如,在很多家庭中,家长面对学生的错误或者是不解,往往会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指责孩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另外,在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盲点,家长可能存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家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更是极大程度的影响到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
     (三)社会环境污染
社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接触到部分社会,但是由于中学生的正误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在接触社会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社会上污浊的氛围影响,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情况。例如,社会上的酗酒、吸烟、色情等内容,都会给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的中学生们带来恶劣的影响,造成其心理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对策
        针对当前阶段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心理素质和能力,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心理的全面与健康发展。因此,下文主要从两个角度针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程度。
         (一)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中学生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及学校环境。因此,在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校方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要求下,校方应该先重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其次,校方需要通过专业教师的方式提高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校方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深化中,还需可以采用开设专门课程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内容学习的全面性,进而强化相关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有着较为健康的心理发展方向。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校心育的一致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除了校方的单一努力以外,校方、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充分的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学。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学,能够使双方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更能够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五、结束语
        在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下,针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以及成为当下时代的教育基本要求。其中,针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新教育体系下所重点要求的教育内容之一。其中,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例,对现阶段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科学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合理性,确保学生能够有着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教学实践活动的科学落实,对于提高教学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确保学生有着全面的发展,是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加优质人才的重要教学举措。
        
         参考文献:
[1]李金钊.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 2014 (08):13-15.
[2]杨宏飞.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的相关研究. 预防医学, 2016 (15): 9-10.
[3]叶明志,张晋碚.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7 (10):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