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英 卢银霞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2
摘要: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资源。然而,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较为特殊,因此在高职思政课中融入红色文化,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结合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中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出路,从而实现对红色文化的推广和弘扬,并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职思政课;困境;出路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可以发挥思政育人意义的宝贵资源,形成于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具体表现为物质形态、信息形态及精神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借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教育中,本文详细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困境与出路,具体内容如下。
1.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困境
1.1高职院校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有效弘扬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其在培养人才目标方面,主要是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技能及应用能力,一味的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有甚者,有些院校会采取削减公共基础课课时的方式,来增加专业课程课时。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培养学生技能,忽略对其人文素养教育的同时,导致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流于表面,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1.2学生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全面认识
不同于普通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层次较低,且具有相对较弱的学习基础,并且极度排斥理论性课程如思政课,因不喜欢其课程内容,教师若在课堂中引入红色资源的方式不合理,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激化学生的反感情绪。因此,若无法通过合理化的路径,则无法有效发挥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此外,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都为一些“00后”和“95后”,具有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无法切身体会和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不能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且体会不到红色文化象征的精神和价值,无法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涵盖的积极意义,从而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大。再者,较多的高职学生内心较为自卑,认为自身学习基础较差,对于红色精神的传承及伟大民族的复兴,自身认识上还存在着较多缺陷,对其作为普通的高职学生,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因此不能全面投入到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来,更注重对专业课程和职业前景的关心。
1.3高职思政课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深入运用
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开设在大学生的大一、大二阶段,然而其在高职院校中具有相对模糊的地位,且处于边缘化,在设置思政课方面,高职院校也与本科大不相同。高职思政课包含的内容主要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这三门课程与中国近现代史不同,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蕴含的红色元素。
在教育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道德时,未能有效融入红色资源,且未能在思政课教育中有效链接以红色文化。在教学资源方面,红色故事、人物、精神具有宝贵价值和鲜活特性,然而由于缺乏全面有效的开发,从而导致无法清晰的介绍红色人物,生动的讲解红色故事,并无法有效传承红色精神,从而导致红色文化不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2.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出路
2.1学校需全面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包含着几方面问题,即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培养人才的路径及培养人才的对象。学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场所,需在此对优秀青年进行锻炼和培养。而高职院校更应将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会议精神作为行动指针,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能型人才、可建设和传承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此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加强其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强化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及对红色育人任务的践行,需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校风和学风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红色资源的精神和启发。学校需加强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并强化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结合校园与课堂,为学生及思政课的开展创造一个适宜的红色育人氛围。
2.2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拓宽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融入宽度
思政课包含着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思政课教学需从学校和课堂中走出去,加强对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在思政课中,拓宽融入红色文化的广度,加强学生在课外和校外的实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其对红色基因传承的积极性。如开展志愿活动、送知识下乡及高职学生支教活动,均展现了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伟大情怀,大多数学生也通过对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来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忠于国家、报效国家的伟大抱负。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可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并为革命烈士敬献鲜花,组织在纪念碑或烈士塔下进行宣誓等,来增加学生的亲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其进一步认同红色文化,并据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其不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
3.结语
综上,将红色文化运用到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用红色文化,为了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内容,同时还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以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红色育人的目的。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并将其延伸到课堂内外。
参考文献
[1]高慧.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及路径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 32(11):88-90.
[2]谢仁凤, 张立梅. "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 22(1):P.59-64.
[3]涂明明.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职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 41(5):210-211.
本注:本文系2018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课题(JZ180161)- -《利用厦门红色文化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冲击的教育对策——以厦门华天学院为例》课题论文。
作者简介:
黄琼英(1975-01),女,汉族,籍贯:闽漳浦,当前职务:思政部教研室主任,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教育、民法典教育。
卢银霞,女,汉族,讲师,1987年3月出生,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概论”课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