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前教育中游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黄嫒娜
[导读] 学龄前幼儿,生理、心智并不成熟,此时幼儿对外界具有好奇、好玩、好强的心理,在幼儿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很轻松的掌握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
        黄嫒娜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青阳街道青华幼儿园  福建泉州  362200
        摘要:学龄前幼儿,生理、心智并不成熟,此时幼儿对外界具有好奇、好玩、好强的心理,在幼儿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很轻松的掌握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笔者认为,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教学活动应以游戏教学为主,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对外界的认知,掌握浅显的科学知识,保护儿童爱玩的天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游戏;影响
        学龄前幼儿心智发育不成熟,正处于对外界建立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游戏是学龄前最爱的活动,但在传统幼儿教育中,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的教授,扼杀了学龄前儿童的爱玩的天性,浇灭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穿插进行趣味游戏,帮助建立欢快的成长环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深化学前教育的第一步[1]。
        一、教学游戏化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于获得自我认知的阶段,对外界充满好奇,而游戏一般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幼儿能在游戏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利于身心健康
        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在成人看来毫无意义的重复性动作获得对外界的认知。在学前教育中,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思考,培养与幼儿的感情,获得幼儿信任。获得信任后教师对游戏进行变化,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幼儿需要与同龄人共同完成游戏,提高沟通社交能力,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帮助幼儿认识外界
        在幼儿时期,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但思维更为活跃,游戏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思考。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满足好奇心,提升认知,满足求知欲望。
        二、如何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区别于传统学前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活跃教育气氛,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教学,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针对幼儿自身情况制定游戏方案
        幼儿与成人不同,对外界的认知非常浅显,只有制定建立在幼儿认知层面的游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

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身体素质刚刚起步,逐渐建立认知的特点制定游戏,使游戏有效的融入幼儿年龄阶段,从而保证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有着饱满的热情。同时考虑个别幼儿孤僻、怕生,社交能力不强的特点,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保证所有幼儿都能参加游戏的基础上,兼具个体差异[2]。
        不同年龄的幼儿知识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需要教师作出不同的改变,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游戏。例如小班幼儿,对外界认知较差,游戏制定应遵循简单易上手、充分次数多的原则,例如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知,学会保护他人,积累必要的游戏经验;中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可稍选择挑战性较大、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例如玩具有益智性的积木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并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从而保证幼儿自始至终有着高昂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至于大班学生,由于对自我和外界有一定的认知,并开始对社交有初步的感受,所以教学时应制定含有规则较多、认知略有难度的游戏,教师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引导孩子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取得游戏胜利,增强幼儿法治和规则观念,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二)结合实际保证游戏多样性
        由于幼儿普遍都有对待事物“三分钟热度”的心理,教师需要在原有游戏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增加新游戏,持续营造轻松、欢快的游戏教学环境,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学、抢着学。同时要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更合适的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通过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整合、改造游戏,保证游戏的多样性[3]。以“闯关游戏”为例,教师平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关卡,一关完成以后才能进入下一关,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闯关游戏拆分为不同的游戏,这样不仅完成了科学知识的教学目标,也增加了游戏的多样性,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三)注重游戏教学的生动有趣
        幼儿正处于好奇、好动时期,因此游戏的制定需要具有能够吸引幼儿的趣味性,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动物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在幼儿脑中建立生动习题的形象,同时举行“你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喜欢吃什么”等相关问题的竞猜问答,在竞争中建立认知,或者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用笔画出各种小动物,然后进行评比,吸引幼儿眼球,提高游戏的趣味性,然后幼儿在愉悦的范围下完成教学。
        三、结束语
        游戏教学的制定规则不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教师应针对幼儿特点,利用游戏削弱教学功利性,制定吸引能够吸引儿童的游戏,促进儿童认知世界,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科学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许运峰.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到思考与实践[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6):131-131.
[2]杨恩慧, 邱学青. 游戏内涵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2):41-47.
[3]吴全英. 浅析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J]. 下一代, 2019, (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