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整合点变“零散”为“链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吕含贞
[导读] 开展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统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让教学实践产生最大化的效益。
        吕含贞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
        开展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统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让教学实践产生最大化的效益。这一创新融合学习内容的过程,能在课堂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能力与良好品格的培养,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有效课堂,就要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而要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就需要深入、正确的整合设计学习素材,整体开展探究,能整体优化课堂脉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情境素材“一体化”
        教学中,“一步一境”的教学素材,琐碎、无趣,以“一体化——任务驱动”
分层递进问题串贯穿全课,实现情境大整合、经历学习大探究,意义深远。

同一情境内容的连续可以让学生感觉始终在做一件事,期间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做好一件事。这样的事可以是一个大任务。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长方体单元知识的教学导演成一部“做一个鱼缸”的“生活情境”连续剧。(分上图五个步骤)
        任务一:小刚要做一个鱼缸,用到的金属条长 80厘米,宽 50厘米,高 60厘米,已知金属条每米 15元,接头每个 5元。做一个鱼缸这些材料要多少钱?
任务一中,涉及到长方体的长、宽、高、棱长总和等特征。
        务二:接着,小刚要给鱼缸配上玻璃,玻璃大约每平方米 90元,要配好所有的玻璃,他还需要花多少钱?这里涉及到长方体的表面积等知识,并需要联系生活中鱼缸面的实际特征解决问题。
        任务三:鱼缸做好了,鱼缸中水不能放满,最多只能放八成水,1升水大约
重 1千克,不算玻璃,帮忙一起算一算水有多重吧!这里就涉及到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点。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后续情境进行单元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任务四:小刚买回来几条小金鱼,把金鱼放进鱼缸中,测量出水面上升了 0.4分米,你能帮助小刚测量出小金鱼的体积吗?小刚又帮金鱼找来一些小玩意儿,如右图所示,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体积吗?如果把这个物体放进鱼缸水会溢出吗?这里涉及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组合图形的体积计算等知识。
        任务五:明明把两个同样的鱼缸都做好了,想拿到班级里做生物角的装饰,为了方便运输,要包装在一起。怎样包装最省钱呢?一起帮忙算一算吧!这里涉及到长方体包装中的学问,拼合后表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点。
这样的“一体化”整体情境,减轻了为做而做的低效感,降低了学生频繁穿梭情境的倦怠感,增添了学生“想探究”的愿望。
        二、探究素材“结构化”
        探究性素材结构化,就是基于整合后的课时目标,通盘考虑全课教学内容,设计贯穿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素材,实现探究素材的最大价值。例如:在我市开展的“单元整体教学”培训活动中,“体积和容积”展示课上,周教师设计了一组结构化的探究素材很好地贯穿全课。

        第一次运用材料(右侧),是在初步掌握体积概念后。教师提问:一眼看上去,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呢?学生通过观察法得出了鞋盒的体积是最大的;然后通过数一数知道了两包纸巾的大小关系;根据芒果和土豆的特点,引出了用实验排水法确定芒果和土豆的大小关系。这组材料的运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体积的意义,更帮助学生悟出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第二次运用上述材料,是学习了容积概念后,对比中发现纸巾、芒果、土豆是实心的有体积没有容积,鞋盒既有体积又有容积,一般情况一个物体的体积大于本身的容积,如果忽略鞋盒的厚度,容积和体积相等。
        第三次运用上述材料,是在沟通容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把纸巾、芒果、土豆依次放进鞋盒里面,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让学生发现鞋盒的体积一直没有改变,剩下的容积越来越少。接着教师拿出 4个更大的空纸箱,依次套在鞋盒的外面,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让学生发现体积越来越大,鞋盒的容积没有变化。教师通过对这组结构性材料的多维度挖掘、逐层深入,营造了高效、简约的课堂。
        三、练习素材“多元化”
        练习,如果能将多个训练目标整合于一体,发挥练习的多元价值,学生会学得更有味,教得更有劲。
        如何让习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对常规习题通过分层递进的问题,把看似平常的一些练习题进行深入挖掘,整合为题组搭配、分层提高的练习,让教学亮点纷呈。比如三角形三边关系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图,哪几组小棒能搭成三角形?在能搭成三角形的后面画“√”

        这是一道常规练习题,学生可以直接运用“三角形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本题,可以设计追问,进一步整合挖掘数学思维、实现多元价值:
1.为什么(1)、(2)、(4)能围成三角形?(3)不能围成三角形?
2. 像 3、4、5这样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三条边围成的是什么三角形?是不是所有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三条边都能围成三角形?
3. 你能想办法使(3)能围成三角形吗?你有哪些方法?
4.(4)中如果调换“5”这根小棒,能换成哪些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四个问题分层递进,让教学亮点纷呈。问题 1,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发现除了“两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以外,其他情况都能围成三角形,且都围成“三边不等”三角形,只有三边相等才能围成等边三角形。问题 3,体验了方法策略多样化,让学生思维百花齐放,抓住了三角形“变”与“不变”的本质特征…… 一道普通的练习题,通过整合课时资源,设计有效追问,培养了学生多元思维。为探究三角形的特征提供了大空间,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数感,空间观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注重教学形式的优化,积极进行课程内容统整,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把教学目标聚集于数学学习能力的运用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