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李伟权
[导读]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程,成为小学德育的关键课程,也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
        李伟权
        五华县郭田镇坪上小学  514429
        摘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程,成为小学德育的关键课程,也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小学生正是人生“拔节育穗”期,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精心的栽培,做好新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同时也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其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形成良好的思政意识,优化道德素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素质教育。
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对于其他年代的小学生而言,新一代的小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是较为模糊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洗礼,没有经历过饥荒年代的煎熬,对于现阶段的富足生活,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不知道这幸福的背后,是一代一代中国人,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下奋斗出来的,甚至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不理解的、不在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使广大小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才能使小学生以一颗敬畏之心面对自己伟大的祖国,才能使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落到实处。因此,如何让这些生活在舒适区的小学生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便成为了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同时,我认为在这一时期开展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机遇。机遇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更多可能,将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之中,也能够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机遇二:借助疫情特殊时期,展现爱国主义教育风采。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全国人民空前团结,而力量凝聚的背后正是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支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数英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着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着力量源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迫切需要从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入手,让立德树人在小学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挖掘资源,让课堂有味
        利用多种手段挖掘和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给予学生精彩讲述,令学生回味无穷,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在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上,作为主角的学生是最为积极的参与者,要切实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

教师与学生进行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讲一些爱国故事,从而了解学生爱国的真情实感,同时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的真实体验,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实效。当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教育形式更为丰富,同时还可以借助视频等连线名家大师进行授课,让学生视野更为丰富,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紧抓重大事件教育时机,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制作或者图片的拍摄展现其爱国主义的情感,拓展教学载体,增强学生获得感与幸福感。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还需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落实爱国情怀。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爱国人士或者老红军、老革命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解革命故事、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灵活运用英雄的足迹为小
        学生树立榜样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史上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其凛然的民族尊严与民族气节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利用其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队会作为载体,从多个角度创新,灵活运用英雄事迹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打造全新的价值观念,将其精神转化为自身的思想,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
        例如,在某地区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因素限制,整体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实践较少,造成整体的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不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构建优质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将班队会作为载体,向小学生渗透相关的英雄人物,如林则徐的爱国主义中“福祸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屈原的节气、岳飞的勇、雷锋的奉献等,利用这些英雄的光辉形象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改变其传统的意识思想,在心中逐渐凝聚出爱国情怀,在学习英雄事迹中立下爱国誓言,形成伟大的志向。
        (三)组织爱国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重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中小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进而坚定理想信念,立下爱国之志,激发学习动力。以初中生为例,在新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但因阅历等原因,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了解不多,感悟不深。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爱国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对国家、民族发展有更加深刻地认识,以此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特定的节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意识到什么是爱国,应该怎样爱国,从而形成积极的爱国情感。比如,
国庆节过后的第一堂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中学生播放建国以来开展的阅兵活动,或将阅兵活动整合成短视频,呈现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国庆活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与凝聚意识,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优秀文化内容做好铺垫。
结束语
        新时期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多角度、多渠道来开展,需要教师结合新时期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需求来看到,更需要让爱国主义教育变成学生摸得着、看得见、能参与的形式来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0(13):103-104.
[2]周艳珍.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探究[J].家长,2019(24):134-135.
[3]江建松.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中),2018(04):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