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   作者:姚桐
[导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幼儿园教育目标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姚桐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幼儿园    710200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幼儿园教育目标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非常重要,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小班幼儿的教育,帮助幼儿养成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就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意味着身体、心理处于良好状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幼儿期是良好行为和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根据幼儿教育指导思想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要尽快学会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因此,教师应通过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帮助幼儿树立自我照顾意识,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
        在小班幼儿生活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如午睡时间幼儿等待教师帮忙穿衣服、叠被子;吃饭时,一些幼儿需要教师进行喂食,饭后帮助洗餐具等。由于幼儿在家中处于娇生惯养状态,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通过对小班幼儿家长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方法,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仍然很弱;一部分家长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生活自理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过分溺爱孩子,包办幼儿所有生活,导致孩子过分依赖家长[1]。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较差,家长往往缺乏耐心教导孩子,导致幼儿失去动手实践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班幼儿成长阶段,许多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幼儿自主性不强,许多事情无法独立完成。在幼儿园生活期间,通过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使幼儿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感,逐渐融入集体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儿童的肢体动作处于不断协调状态,自我照顾意愿不断增强[2]。家长替孩子包办所有,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的自理热情,阻碍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转变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科学地发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使幼儿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逐步掌握吃饭、穿衣、整理物品等能力,为未来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对策
(一)教师规范自身加以示范引导
        小班幼儿因为刚刚进入幼儿园,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但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教师应规范自身行为,对幼儿进行示范引导[3]。当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去实践,并给予幼儿必要的肯定和表扬,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从而感受到自我照顾的成就感。通过示范引导不仅能够使幼儿形成自我照顾的意识,同时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以最简单的洗手行为为例,教师应该仔细演示洗手流程,在动作示范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动作要领提示,加深幼儿的印象。当教师完成演示后,应让孩子们自己试着洗手,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生活自理能力融入游戏活动
        游戏是小班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兴趣爱好、发展规律等,创设多元化的游戏环境,科学融入生活自理技能,实现寓教于乐效果,有效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4]。例如,教师可以在游戏区放置卡通娃娃,让幼儿开展照顾洋娃娃的游戏,练习使用餐具、洗脸、穿衣服等技能,使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比赛,充分锻炼幼儿的穿衣技能,实施个性化指导,切实帮助幼儿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巧妙运用儿歌激发自理兴趣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而且能够使幼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掌握自主处理问题的技巧。小班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特征,更容易接受具体事物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幼儿对自我照顾的渴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有效性[5]。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儿歌方式传授生活技巧,通过儿歌韵脚便于幼儿记忆,如“洗手歌”、“午睡歌”、“漱漱口”等,通过简短的儿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同时,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肢体表演氛围,在练习漱口过程中,一边教幼儿唱:“宝宝手拿小水杯,嘴里喝口清清水,先抬起头在闭嘴,咕噜噜呀漱漱口。”一边进行肢体表演,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
(四)运用一日生活创造实践环境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教师不应低估幼儿的实践能力,应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切实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组织小班幼儿在餐前帮助教师排放餐具,餐后自行清洗餐具、摆放椅子等。同时,教师可以在餐前为幼儿介绍今天食谱,使幼儿了解食物营养搭配,帮助幼儿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此外,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耐心细致地引导,给予幼儿必要的“你可以”、“相信自己”、“做得真好”等鼓励,使幼儿增强自信心,有效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应掌握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环境,减少对教师、家长的依赖,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班幼儿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教育方法,通过教师自身示范引导、游戏活动、儿歌展示、实践活动等,加强对幼儿自身行为的规范,有效帮助幼儿形成自我照顾意识,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浅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1):177.
[2]刘艳花.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394-395.
[3]谢菊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探讨[J].文渊(高中版),2020(6):1080-1081.
[4]刘丽.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魅力中国,2020(45):113.
[5]周艳,王俊丽.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以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14):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