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校 164199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但是在高中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存在感”依旧比较薄弱。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去,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更能够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渗透
引言
语文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语文教学素材单一的问题普遍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丰富语文教学材料,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克服学生古代文学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学生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通过移动设备接收各种的文化信息,里面也包含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如果学生自身文化知识不足,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文化影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想和意识正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所以在高中语文老师要多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内涵,使其能够自觉抵制外界不良文化,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念。
(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老师要发挥本学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语文教育中的美学,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内涵,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元素,从而产生深入探究传统文化意识,为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十分漫长,而且这一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日积月累之中不断进步。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现状为依据进行分析,保证语文教学流程设计的合理性。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好地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本课知识点,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相关视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传统文化。例如在讲解白居易的千古名作《琵琶行并序》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朗诵这首古诗的视频,以及演奏琵琶这种古典乐器的音频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了解这首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又能接触到琵琶这一乐器的动听音色,体会到古典乐器的美妙之处,从而更加透彻地领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凄切情感,这样就在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科学合理运用生活中的传统节日
众所周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学生对这些传统节日都十分了解。再加上教材中也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学作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传统节日内容,拓展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让学生全面认识我国传统节日。将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能够降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对探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意识,从而完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任务。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为例,此篇诗词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屈原与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有关,老师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老师可以设计“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将他们科学分组,让学生分成不同调查小组,去完成实践活动任务。调查小组可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以及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等途径去获取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特点等资料,学生将调查的结果汇总反馈给老师。老师再将所有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整合,安排一课时进行讲解,提问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调查经历。通过这样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对传统节日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中也感受到传统文化蕴涵丰富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对探究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发挥古诗文的教育优势,提升传统文化渗透效率
古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古诗文学习,这正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明确其中的精神内涵,感受其中传达的高尚情操,为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有效渗透增添有力保障。高中语文教学重点把握好,从翻译技巧的传授转移到文化理念及文化意蕴的传达领悟中。注重古文诗词创作背景,全方位把握作者的详细资料,明确古诗词的语言结构,察觉其中的传统文化,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水平的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还能够弘扬我国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教育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语文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桂琴.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研究[J].学周刊,2020(20):74.
[2]张彦军.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名师在线,2020(18):52.[3]陈静.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J].科学咨询,2020(2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