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1 胡珊1 王敏2
1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提要:概述亲社会行为定义,并对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加以区分辨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做综合论述,对包括助人者、场景环境、被助者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具体解释分析。
关键字:亲社会行为 人格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 情绪效应 性别差异 旁观者效应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社会生活重要部分,更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关注的话题。亲社会行为具有较高可塑性,控制具有具有影响力的相关变量,可发展促进亲社会行为。本文主要从亲社会行为定义、影响因素做概括性说明,能对我国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养成与塑造有所启示。
1.定义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旨意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益他人或行政系统的行为,如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同情、捐赠等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Eisenberg,Fabes, & Spinrad, 2006)。
有研究认为亲社会行为可能是由利他行为(altruism)所引起的连带行为,这里需要区分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个体自愿为他人或社会集体提供帮助支持等,但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甚至利他行为还会给提供帮助个体的个人利益带来一定程度损害。
相比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涵盖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不期望回报的提供帮助行为,也包括对他人回报有所企图的提供帮助行为。也有研究者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一个行为的连续体(Krebs,1994),一方面是由于‘自我服务性’即行为产生是有利于个体自身发展和社会价值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利他性’即行为产生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人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2.亲社会行为类型
根据亲社会行为形式不同,可将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分享、合作、助人、抚慰等多种类型(Ronald,Jannili,1985)。根据亲社会行为的不同动机及后果,罗森汉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分可为两类,一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一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实施行为的同时,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或避免惩罚等。
3.研究意义
亲社会行为的可塑性较大,虽然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后天因素对行为塑造与保持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亲社会行为则是人类文明道德行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4.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
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从助人者、行为场景、被助者三方面加以解释。
4.1助人者
4.1.1遗传
科学家对动物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多数哺乳动物的行为中有不少亲社会的举动。认为,利他主义是“人之本性”中由基因决定的那部分。但这种观察实验的被试目前只有动物,那么该理论能否解释在人类的助人行为存在争议。
4.1.2人格特征
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去帮助他人。研究者系统总结了先前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移情、公平感、社会责任、内控、低利己主义这几个方面是构成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移情,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有更强的移情能力,并力图给他人留下好的个人印象。公平感,愿意帮助他人的人认为世界是公平且可以预测的,即积极行为将会受到奖赏,消极行为会受到惩罚。社会责任,愿意帮助他人的认为,身处社会中个体都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内控,愿意帮助他人的人认为其能够选择趋利避害的行为,即提供帮助的人拥有较高的内控力。低利己主义,愿意帮助他人的人较少倾向于利己主义、竞争。
但人格特征只能预测一些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并不能通过人格特征来判定所有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
4.1.3性别
在多类型的亲社会行为中,男女被试在一些方面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多个实验结论总结而言,认为男性在紧急情况下助人行为多,女性在没有太高风险的情境中,会做出更多助人行为。
这可能由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阐述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的特质和行为规范,男性和女性在这些规范中成长,而在成长中他们将社会文化规范加以内化所导致。
4.1.4父母教养方式
孩子行为塑造主要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从社会化发展早期阶段开始,家庭是对人影响最大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人学会理解他人观点,并学会做出合适道德判断。
根据父母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可得,母亲教养方式对个体各类型亲社会行为影响均不显著。而父亲采用鼓励的教养方式对分享、合作、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类型有显著的正效应影响。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亲需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承担重要的家庭角色。
4.1.5同伴关系
从青少年社会化到其亲社会行为产生,不仅依赖于内部认知与情感,还需要外部社会性刺激。这里的社会性刺激即人际交往,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其中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有深刻的影响,因为我国青少年在在校时间长,在校期间主要接触人群就是各自的同学。
4.1.6榜样示范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该社会中关于帮助他人的规范。如在家庭、在学校及其他公共场合,儿童根据成人教育习得如何帮助他人。
榜样示范,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助人行为来学习。通过正面强化和对榜样观察模仿,个体认识到助人在社会属于积极行为并学习如何助人,此后经过多次长期的强化形成助人行为。
在儿童早期,亲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部积极条件刺激,如物质奖赏与精神鼓励。但对完成社会化且以形成个人价值观的成年人而言,助人行为多来自内部价值驱动,不需要外部条件刺激。
4.1.7情绪效应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还取决于行为发生时于助人者当时的情绪。如走在路上,看到路边有人问路,是情绪好的人容易提供帮助,还是情绪不好人更愿意提供帮助?
一般思维下,人们觉得前者更会助人,但针对这一猜测,心理学家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
一是‘积极情绪效应’,即当个体处在良好的情绪内,他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解释原因如下,首先情绪好时会看到到事物物好的一面。其次助人还是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手段。如个体看到他人需要帮助时而却袖手旁观的话,会感觉沮丧失落(Clark & Isen,1982)。最后积极情绪可以促进自我关注。
一是‘消极情绪释放模型’,即减轻自身的痛苦可以通过助人行为来实现(Cialdini &Fultz,1987),帮助他人可以抵消个体行为的内疚感。通过实验也证明,在个人有过失偿还与泛化内疚条件下,更容易向他人提供帮助。
消极情绪释放模型有三个基本假设。一,激发个体实施助人行为的消极状态是多方面引发。可以是伤害他人之后的内疚,也可以是观察到他人不幸的悲伤,总之只要是消极还能激起个体助人行为的情绪就可以。二,此刻的助人行为能消除个体的消极情绪。三,消极情绪对助人行为的激发是有条件的,就是个体认提供助人行为可以提高其情绪水平,他们才会提供帮助。
4.2被助者
4.2.1是否受他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对陌生人的的喜欢与否最终受到诸如外貌、相似背景、相似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但多数情况下,外貌出众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此外,人的衣着仪表也是影响个体能否获得帮助,如奇装异服者发生困难时,更难获得他人的帮助。
4.2.2是否值得被帮助
求助者是否得到帮助还取决于他是否值得被帮助。如被试装成一名笔记未记全的学生,尝试向同学借用笔记,假如被试在上课的时候是认真听讲的,愿意借给他的人较多,相反,假如被试上课时听课不专心,很少有人愿意借笔记给他。
4.2.3性别差异
性别也是影响助人行为一种因素。研究发现在危急情境下,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这种行为只针对漂亮的女性求助者。
对于女性助人者而言,与男性的偏好不同,女性的助人行为不受求助者性别的影响。此外,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女性也会有较高的助人倾向。如他人所需要的帮助是同情等社会与情绪支持时,女性的助人倾向比男性更大。
4.3行为发生场景
4.3.1自然环境
舒适的自然环境,也能增加个体的助人行为。天气、噪音水平都对助人行为都有影响。在晴朗天气比阴雨天气向抛锚的汽车司机提供帮助可能性更大。噪音能降低人们对周遭环境的反应能力,噪声过大使人们无暇顾及他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小。
4.3.2旁观者效应
紧急情境下,在场人数越多,个体越难发生利他行为,即旁观者数量越多,助人行为减少的程度就越高。
拉坦和达利用一系列经典研究探讨了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1970),研究得出影响旁观者效应为何会影响个体的提供帮助行为,影响因素有:注意到事件、对事件解释、认定责任、是否有提供帮助的能力、决定实施帮助。
注意到事件,人们之所以没有提供帮助,有的时候仅仅是他们没有愈识到紧急事件的存在。所以注意到事件是人们是否提供帮助的先决条件。
对事件的解释,当人们无法完全确定正在发生的事件是否紧急时,他们就会犹豫还会根据周围他人反应来做判断,即环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情境模糊不清时,会参考他人反应对事件作出判断。
认定责任,只有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人们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旁人的责任的情况时,才会给予帮助,旁观者的数量是至关重要的变量,因为旁观者数量多时候,会出现责任分散,即随着旁观者数量增加,每个人责任会下降。
是否有提供帮助的能力,即使人们乐于提供帮助,他们会面临另一情况他们必须决定哪种帮助是合适的。如在当你飞机上遇到晕厥的乘客,但你并不是医生,你该怎么提供帮助?
决定实施帮助,即助人者决定实施帮助,他也会根据实施助人行为的代价来衡量是否提供帮助。如果助人行为代价过高,人们常常不会提供帮助人行为。
4.3.3社会规范
遗传进化思想能解释最基本的亲社会行为,如双亲对其后代的保护,但它解释不了复杂的亲社会行为,如向危难中的陌生人提供帮助的情况。因此研究者进而得出“社会进化论”,该理论从从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发展为亲社会行为提供较合理解释,通常情况下亲社会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所以使其逐渐内化为社会法律规范的内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平等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即要帮助那些依靠我们的人。如父母要照看子女、教师要帮助学生、合作者要彼此互助等等。
互惠规范指,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互惠规范的作用很大,且在许多文化背景下它都显示出它的作用。
平等规范,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即最普通的公平原则就是平等。根据这一原则,对一项任务作出同等贡献的两个人应该得到同样的报酬。
4.3.4时间因素
日常经验和研究事实都表明,时间太紧张时候人们不太会提供帮助。如路上遇到寻求帮助的陌生人,是悠闲散步的人会提供帮助还是着急赶着去上班的人会提供帮助?答案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98-201.
[2]劳拉.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05-220.
[3]鲁道夫.谢弗.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406-417
[4]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潘泽泉.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9-02-19
[6]肖云昕.青少年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