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涛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葛浦小学 55170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各学科的共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的实效,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铺平道路。由此可见,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变成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情境导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领域的重要落实,高效不仅意味着教师教的高效,更重要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掌握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凭借,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一方面,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始终处于较为平缓的层次,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讲述上,缺乏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新的课程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实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所欠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对于教师来说,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做好实质性铺垫。对学生而言,应尝试主动探究不同方面的语文知识,在探究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基于此,笔者将从“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合作探究,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评价,提高学生信心”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寓教学内容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其主动学习积极性。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并在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的前提下,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进一步展开深入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并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首先,我会以多媒体图画的方式进行导入,为学生展示“卖火柴小女孩”的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每个细节,在课堂上展开合理想象,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引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相互交流。进而,我再根据学生心理,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询问学生:为什么小女孩会落到如此地步呢?如果你在那个环境中,你会帮助她吗?让学生细读课文,结合文章,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以达到德育的目的。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并让学生在课下将故事复述给其他人听。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优化教学过程
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形式,同时,它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发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作为一种古老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上始终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的划分小组,并在适当的教学目标下,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探究,从而让其在合作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体会语文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合作探究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谈一谈对古代官职中将和相的认知,并说一说对“和”字内涵的看法,以此来引出课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我会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分段落,了解文意。进而,引导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我会出示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其在目标的引领下合作探究课文,找出文章关键段落,细致分析人物性格和其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并尝试总结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最后,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会让每组学生组内展开分角色扮演,并挑选一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以加深学生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合理评价,提高学生信心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适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并使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积极性评价原则为指导,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拓宽教学评价的角度和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接受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让教学评价成为高效率课堂的根本保证。
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评价为切入点,对学生展开合理而有效的评价。一方面,我会创新教学评价的形式,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对每天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幽默的评语和有趣的动画提高学生的课堂乐趣,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我会转变教学评价的角度,从以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师生互评,并增加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小老师”的角色,在积极的评价中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自我评价中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客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今后的语文学习。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但高效课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且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的教学能力能够适应任何教学形势,并将课堂上不确定性的烦恼转化为师生“共同体”坚定信念,从而为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志宏.新课改下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0):47-48.
[2]马占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写算,2021(10):111-112.
[3]李文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J].清风,202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