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中学 山东 滨州 251700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通常采取全方面普及知识,然后逐个方面加深难度的方式。虽然这种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优先对数学学科有整体的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一个主题的内容时思维就无法连贯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体单元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将相同主题的内容放在一起,由浅入深进行教学,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几个具体案例,阐述了初中数学整体单元的几种教学设计。
关键字:初中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前言: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知识范围广,相比小学数学,理解难度也更大。因此在教学中通常会先为学生介绍基础概念以及简单的应用,隔一段时间才会讲解难度更大的内容。因此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一个类别的知识被分散到两个学期学习。这种方法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学生在分两个阶段学习同一类别的知识时,就失去了自主学习、深入探索和解决困难的机会,也无法拥有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考试中就难以灵活应用相关的知识。
一、通过整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内容被拆散到两个学期,这就造成教师在前一个阶段为学生讲解过的知识还要在第二次加深内容理解难度的时候带领学生再复习一遍,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重复学习相同的内容。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同类知识中更难理解的内容时无法合理运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整体单元教学的方法,将一个类别的知识放在一起集中讲解。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让学生用连贯的思维学习知识,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解决困难的环节,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比如,与“式”相关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内容,分布在八年级上册和下册的教学进程中,如果教师打破传统的模式,将这些内容放在一起集中讲解,学生就会将学习整式、分式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在学习根式中,无形之中增强了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整体单元教学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知识的考察会涉及到其他知识点,尤其在初二初三的数学学习中,经常需要应用到前面所学的内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距离前期知识的学习时间间隔较大,无法将学过的内容灵活应用于新的知识中。除此之外,由于前期知识没有充足的练习与运用机会,学生对其理解常常流于表面。想要解决这种问题,整体单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在讲解初级的理论知识后,就能让学生马上在后续加深难度的习题中运用学到的内容。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相关概念知识后马上应用,还能在做题中提高对学过知识运用的准确率。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与三角形相关内容的讲解过后,直到八年级下册才让学生继续学习与三角形相关的勾股定理。这就使学生无法牢固记忆三角形的各种基本概念,也无法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放在一个单元中集中讲解,上述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三、通过整体单元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繁多而复杂,学生常常因为东一块西一块的知识点迷茫、受阻无措。如果按照规定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分布进行教学讲解,就会让学生用这种迷茫的状态学习完所有初中数学。在中考中,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因为没有成熟、完整的知识框架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体单元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模块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就会在有条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数学理论体系,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就能合理调取知识框架中的信息,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更能保证准确度。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的教材中,有关实数和代数式的知识分布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考纲中这些内容却隶属于同一个模块:数与式。因此将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讲解,就能让学生对实数与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对比记忆,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为学生构建了条理清晰的数学知识框架,以便其在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总结: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个时期帮助扎实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对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以及梳理知识体系的能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科内核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在考场上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实力。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之余,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综合素养,就说明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之路上领路人的作用,可以称之为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了。
参考文献:
[1]陈福成.初中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5):48.
[2]唐小艳.浅析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J].散文百家(下),2019(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