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王佩卿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王佩卿
        浙江天台实验中学3172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论实践结合,强化数学运用能力;通过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都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  有效措施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常态化追求。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围绕数学问题展开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高效课堂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真正实现。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以问题情境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稳定性”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或者生活场景进行情景设置,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那么多物体的结构是三角形,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三角形呢? 有了相应的表象知识,学生更乐于深入学习,积极探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的结论,进而明白在上述实际问题中做成三角形的道理。然后联系生活,应用性质解释现象,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的学习要注重知识的直观感知,强化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体验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向前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二者共同努力,高效课堂才能形成。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模式上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合作学习中树立合作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需要添加辅助线,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添加辅助线证明定理的问题,由于添加辅助线是一种尝试性活动,规律性不强,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进行剪图、拼图,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悟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而发现思路、证明定理,教师在一旁做引导工作,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加讨论中,并纠正那些讨论有偏差的小组,最后在所有小组共同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总结组内结果并进行展示。

通过学生合作体验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解决几何问题有多种方法,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学会数学推导说理的方法。
三、理论实践结合,强化数学运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观念,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景中,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赋予数学生活气息,让学生觉得所学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自我学习意识。
        例如,在“镶嵌”这节数学活动课中,首先引入用地砖铺地,用瓷砖贴墙等问题情境,并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一些多边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并记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如果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度,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那么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再运用上述结论解释一些实验结果,最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使所学内容得到巩固与运用。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四、通过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一把抓”式的教学,无法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统筹均衡发展。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既要不断开发和挖掘优等生的学习潜能,又要兼顾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有效激发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圆柱高15cm,底面周长为20cm,假如圆柱底面有一只蚂蚁要从A点爬到B点,那么所需要爬的最短距离是多少?”,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定不同层次的提问,如从A点到B点沿着侧面可以画出几条不同路线?圆柱侧面展开之后B点在什么位置?如何求最短距离等等。通过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问题,使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从而真正提高整体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能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作为主体,运用体验法教学方式,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其庆.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4):89-90.
[2]白应武.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71-72.
[3]潘影.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1(0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