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莫能博
[导读]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重点在于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

        莫能博
        中山市东升初级中学,广东 中山528400
        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重点在于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即教师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展开教学,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互动,并深入思考,才会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前言:初中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每一部分知识的关联性都比较大。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加扎实理解、掌握数学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使学生高效吸收数学教学内容,并灵活去运用。初中数学教师应用“教学做合一”理念开展授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达到教学目的,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指导学生充分预习
        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前,针对数学教学内容,提出有指导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去预习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记录疑难点,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升其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除了提出有指导性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内容制作成精简的微课件,在教学前传送到学生手中,帮助学生深层次预习。比如,在对《有理数的乘方》开展教学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可以先将乘方知识制作成八至十分钟的课件,提前传送到学生手中,再提出问题:“什么是有理数?乘方的含义是什么?”。通过问题的导向,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去巩固之前所学的“有理数”数学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指明自学方向。并且,教师要让学生单独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要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对笔记本进行整理。促使学生对学习难点详细、扎实的掌握和理解。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学题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可以这样来设置:“666=6?;如何来读?”。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正确读出:“是6的3次方”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分别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依依进行解答。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高效的掌握。并在此过程中,摸索出学习的方法。
        最后,教师还要通过计算题来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如:“(-5)2=?-52=?”。假如学生可以准确计算出结果,教师就可以加大练习量,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假如学生计算中出现了偏差,教师则需要找到学生没有理解之处,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抽查学生的预习本。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有效督导学生,去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都有哪些,解决的结果如何。久而久之,就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
二、创设积极互动教学环境
        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要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才会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转变老旧的教学思路,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与教师良好互动,并令学生积极去探索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而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维、有效解决数学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感染下,快速融入到学习中。对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转会数学知识中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感知数学知识,对于吸引学生积极互动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比如,在对数学知识《图形的相似》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知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将生活中一些相似的图形案例,制作成课件,引导学生对图形相似的概念扎实的掌握。如,不同哈哈镜中人物的形象;建筑物与其模型的图片等。课堂上,教师先不必急于将“图形相似”的概念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先让学生通过课件去感知这部分知识,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教师播放第一张与哈哈镜图片时,图片上可以清晰看到人物的真实影像,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镜中的人物与现实人物是相似的吗?”。学生凭借生活阅历,就会回答教师:“是”。接下来,教师再播放成像较差的哈哈镜图片,并继续提问学生:“这几张图片中的人物,与现实人物相似吗?”。此时,就会使学生产生热议。一些学生会说:“相似”;一些学生会说:“不相似”。此时,教师就可以分别让学生来说明各自论点的理由。
        当学生分别发表完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建筑物、及其模型的图片。并且,传授学生:“两张图片中的建筑物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大小之分。所以,我们称这两个图片是相似的。”。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重新思考有关哈哈镜成像的问题。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什么是“图形的相似”。此时,教师再正式导入其概念,就会使学生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三、通过分组提升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更加理想达到教学目的。除了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积极互动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分组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置小组同学,并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这样才会进一步带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深入去探索数学知识,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言而喻,初中数学教师应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也需要将数学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才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强化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开展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在简单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分组去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去学习其中更多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在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清楚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第一,审题并找出题中数量关系;第二,设元;第三,找等量关系;第四,准确列出方程;第五,解方程。”。然后,教师再导入这样一个生活案例:“一个汽油桶,油和桶的重量总计是8公斤,用完一半的汽油后,桶和油的重量总计是4.5公斤。请计算出汽油桶中原有汽油的重量及桶的重量?”。接下来,再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并且,教师要让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一到两名平常数学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这样就会促使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去一步一步解题。学生首先会对数学题进行详细审题,然后再根据未知量进行设元……。这样就会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去吸收数学知识。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扎实掌握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知识的方法。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促进,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用“教学做合一”理念,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快速发展,促进学生探究欲望不断浓厚。同时,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也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及体验到成就感,进而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并稳步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徐棣芬.“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32-133.
[2]马晓强.基于“教学合一”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1(6):275-276.
[3]苏建璞.浅析“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5):7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