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卢其胜
[导读]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各个学科都在完善创新教学模式。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且必学的一门课程,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学生学习质量及综合能力。

        卢其胜
        广东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84
        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各个学科都在完善创新教学模式。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且必学的一门课程,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学生学习质量及综合能力。故而,数学教师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丰富新颖的方法落实开放式教学,让小学生思维得以发散,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提升
        前言: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落实开放性教学能够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让教学内容变的更加丰富且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能推动小学生自主积极的进行思考、探究、分析与学习。避免再以单纯听讲的形式学习,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与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小学数学学科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一、制订开放性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所具备的科学与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而数学教师应在开展教学之前,制订相应教学目标,让教学活动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具有针对性与引导性,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从数学学科的教学角度来看,制订教学目标对于提升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有推动作用。对教师而言,若想落实开放性教学,促使小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与学习,就应突破以往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与束缚,制订开放性教学目标。并积极引导小学生自我发散思维,逐渐形成个性化学习。让小学生能够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促进数学学科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课,内容包涵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师在讲解本课知识点的过程中,应根据教材上的具体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立足于开放性课堂构建的基础之上,制订开放性教学目标。如让学生做到对图形运动有正确的认知与理解,学会分析生活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以实践操作体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了解三种图形运动的特征与规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以视频形式播放给小学生,还可以让小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以制作手工或绘画的方式体现图形的运动,从而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样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制订,让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对于小学生学习有一定引导性。不但能促进小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自我发散思维,还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小学数学学科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采用开放性课堂提问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极为复杂抽象且逻辑性强,致使小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同时枯燥的讲解形式极易使其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难以收获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此种情况,数学教师就应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开放性课堂提问。

不但能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能助力小学生融入到高效学习中。故而,数学教师应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与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能极大程度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以促进其思维发展,更好的探究、分析、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大幅度提高学习质量及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小数除法》一课,其中包涵《除得尽吗》这一章节,那么教师就应在授课过程中落实开放性教学,根据教材上的具体内容,采用开放性课堂提问。如:每个油桶最多可装4.5千克油,那么24千克油至少需要几个相同的油桶?那么教师可以对小学生加以引导:“24千克按每桶4.5千克是否能除尽?除不尽的部分是否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一共需要多少个油桶?”小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不能除尽,也不能用四舍五八法。”原因在于24÷4.5≈5.3,剩下的0.3千克油还应多准备一个油桶,一共需要6个油桶。这样开放性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热情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悦,还能让小学生快速融入到高效学习中,促进其自主思考与学习,从而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及数学综合能力,让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得以稳步提升。
三、组织开放性自主探究
        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与提高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加以重视。故而,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其足够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时间,让小学生能够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进而构建开放性数学课堂。而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小学生之间也能形成很好的互助性学习,不但能强化其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还能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意识,实现互相帮助与共同进步。同时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加深对课堂所学的记忆,为后续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倍数与因数》一课,教师在教授本课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在讲解完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将其合理分为多个小组,给出不同的几组数据,如:在百数表中,5、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之后再自主探究3的倍数个位上是否是3、6、9,有什么特征。以此让小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与讨论,寻找其中隐藏的特征与规律。而教师也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小学生一定点拨,使其能逐渐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这样组织开放性自主探究,不但能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强化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意识,使其能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及综合能力,让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总结: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为小学生构建开放性课堂,以此将学习气氛变的更加活跃且富有活力,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产生极大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与思考,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进而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让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国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J].亚太教育,2020(4):75.
[2]李焕淑.小学数学打造开放性课堂的几点探究[J].魅力中国,2020(6):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