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刘亚伟
[导读] 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教师开始将小学数学教学的关注点投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便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刘亚伟
        平顶山市湛河区东风路小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教师开始将小学数学教学的关注点投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便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会使数学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还会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对于更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数学知识水平不断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学习情境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是参照教材,直接讲解数学知识。再加上数学知识的本身的枯燥和抽象,就会使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变得十分紧张和沉闷。同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比较缓慢。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去思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以往教学策略和方式,为学生创设活跃、生动的学习情境,才会使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积极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中,此项技术可以将生硬的文字知识,用生动、立体的影像表现出来,对于改善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这部分数学知识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条形统计图、统计表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相比教师仅是单一去讲解如何去制作,这种教学方式,就会不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并且,还可以让学生的视野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吸引学生。可以这样来导入:“上个星期,天气变化明显,气温的温差也较大。怎样才可以进一步明确显示这些数据呢?”。一些学生就会回答:“可以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接下来,教师再说:“怎样记录,才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每天的天气变化呢?”。同时,教师播放关于图表的电子课件。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这个图表是如何制作的呢?”,这样就会令学生积极去思考,并细心观察图表。接下来,教师再对图表的各项元素展开剖析。当学生了解后,教师再说:“思考一下,假如用条柱形来表示这些数据,会是什么效果呢?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呢?”。当学生回答“想”后,教师再播放条表形统计图的课件,让学生先去观察,再让学生依据数据,去独立制作统计图,就会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并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留下深刻的记忆。
二、恰当结合实践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不可以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的大脑细胞被进一步调动起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转变单纯讲授方式的授课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实践,让学生积极动手。


        在结合实践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实践时,可以有效调动思维,并积极思考到与理论知识相同的理论和观点。如,《可能性》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对事物发生的概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若是仅是通过教材中简单的案例,展开讲解,就会使数学知识过于死板。同时,也会使学生热情不被有效激发。教师若是边讲解,边组织学生实践,就会出现明显不同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开始授课前,让学生分别准备一枚一元钱的硬币,用于实践。开始实践前,教师要先导入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案例:“小人国中,有一名将军犯了错,国王要将其处死。其他大臣意见不同,国王思考再三,决定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如若硬币朝上,则不处死这个大臣。反之,就会将其处死。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大臣会被处死吗?”。学生听后,就会展开热议。此时,教师再说:“大臣有可能被处死,也有可能不被处死。因为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一种必然的事件。”。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拿出手中的硬币,并让学生抛币十次。同时,记录每一次的结果。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热情被大幅调动起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去思考。
        当学生实践完成后,教师再让学生分别表明自己实践的结果。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总结,就会使学生总结出可能性的规律,并加深理解。同时,也会使课堂的活跃度有效提升。
三、与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与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设置问题,可以使数学知识不再乏味,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还会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逻辑性。
        比如,《整数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教师在讲授完运算知识后,将生活案例与混合运算题整合到一起,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快速的发展。引入案例前,教师要先传授运算法则的知识:“同一计算题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时,先计算乘除,后计算加减……。”,让学生懂得以如何的顺序去运算。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导入这样一个生活案例:“班级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品,需要购买10个文具盒、8本笔记本、5支铅笔。其中文具盒8元、笔记本5元、铅笔2元。班级中有150元的奖励费用,可以足够购买这些奖品吗?”。并且,让学生列出计算过程。这样就会使学生积极去思考,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准确列出运算过程:108+85+52=130元。并且,回答教师:“这些奖品总计需要花费130元,预计费用是150元,所以可以购买。”。
        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案例结合到一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上。同时,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进而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总结:
        思维能力是学生深度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结合实践共同教学、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学生积极去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并掌握其中的要点和难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于活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农建顿.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魅力中国,2021(8):213.
[2]马敬霞.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4):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