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随海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学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今非昔比,越来越多先进且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层出不穷”,这一变化无疑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为此,身处一线的数学教师应注重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综合水平,进而精准驾驭和使用诸多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高质量教学,高水平授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情境;媒体;评价
众所周知,在小学时代,诸多学科中,数学相比较于其它学科,其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因自己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不良的厌学、弃学现象。另外,长期以来受传统、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教学中,仍有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如:“灌输式、填鸭式”等,长久以往,不但会导致学生不想、不愿意认识和学习数学知识,而且也会从客观上严重阻碍学生数学基础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新时代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显然已成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一、巧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依据学生的客观需求和教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而创设出的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情境,其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和体验和学习知识重要意义和趣味。另外,在小学实际教学中,巧设游戏情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小学生都很难抵制住游戏的魅力,游戏对于小学生十分重要,同样,游戏也是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把握小学生天生爱玩“小游戏”这一心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进一步巧设学生喜闻常见的游戏情境,以营造出一种“以游促学、以游激趣”的教学氛围,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课时,为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学生内心的兴趣“之火”,我会有意识地结合小学生热爱的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如:在教学中,我会巧设游戏情境,游戏规则和内容为“采用估算方法对黑板上的练习题进行计算,每计算正确一次视为闯关成功一次,连续闯关成功5次者视为第一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小奖励;回答方式为抢答。”以此来有效引领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从而有效优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二、依托媒体教学,加深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现阶段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应运而生,并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赞美,究其原因,其一,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既能够有效降低数学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而且也能够有效引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其优势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至关重要”。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将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形象,以便于课堂教学过程更为丰富且高效,最终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趣味横生、生动形象”,这样一来,才能够在无意中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保驾护航”。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深刻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识),我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组建筑物图片(建筑物形状类似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苏州博物馆、水立方、长城等),并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些建筑物美吗?它们都具有哪些特征呢?”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然后,我再打开课前精心设计的PPT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内容,像: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维动画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更为直观、深刻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又像:向学生播放有关本节教学内容的微课短视频,并组织学生依据视频内容尝试在练习本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后,我还会积极鼓励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上台总结自己所学知识,与此同时,我也会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台下认真听讲,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有效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
三、完善课堂评价,树立信心
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也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表现为:其一,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能够有效拉近师生关系,为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埋下伏笔。其二,有效的课堂评价,既是彰显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培育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信心的“浓重一笔”。其三,在小学时代,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认可,尤其是来自教师的评价,可谓是“中流砥柱”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来精心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以外,也要注重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应善于采用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的评价方式来展开评价,切不可搞“一刀切”,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用分层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使其更加有信心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我会采用分层评价法展开评价,如:对于作业完成效果较好的学生我会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表扬,并鼓励其再接再厉;而对于作业完成效果较为不理想的学生,我除了会给予积极的鼓励以外,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对该类学生进行细心的指导和帮助,以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使其在评价的引领下更加热爱学习数学知识,以及深刻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奠定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仍需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仍需广大数学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仍需广大数学教师砥砺前行,勇于担当。如此一来,才能够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这一任务做到深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戎天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106.
[2]唐丽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0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