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涵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浙江 温州32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此趋势下,小学教育体系中也在大范围的应用游戏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以确保完成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为前提条件,通过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游戏提高教学效率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游戏;助推;提高
前言:在全民健身的大力倡导下,体育健身受到了我国民众的热烈追捧,从而烘托出全民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而要想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仅凭借业余体育运动是无法达到的,壮大体育事业需要以教育作为突破口,从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体育人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创设与改进教学模式,利用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借助游戏,强化体力训练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小学生的体力训练得到有效的强化,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体育教育的最初宗旨是强化学生的体力训练。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游戏强化针对学生的体力训练。强化学生的体力训练是一项消耗体能的训练项目,此项目的训练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小学生无法对体力强化训练产生兴趣,从而致使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成效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基于上述情况,如何应用游戏进一步开展体力训练,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体力训练氛围,是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小学生体力训练提升的首要条件。
例如,对“蛙跳”这项运动进行强化训练,此训练项目是以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而开展的运动项目,在提升体力训练方面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而多数学生并不会对此项强化训练感兴趣。基于此种情况,体育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营造“青蛙过河”的游戏场景,即在进行蛙跳训练时,在操场上平行画出两条长度为五十米的直线,同时在两条线之间画出多个类似荷叶的圆圈,此圆圈则视为青蛙过河时需要跳上去的荷叶,在圆圈中可以摆放一些学生比较的小物品,即铅笔、彩纸、橡皮等,作为奖品,从而调动小学生参加此项游戏的积极性。小学生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氛围中进行体力强化训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参与度,而在奖品的吸引下,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其体力的提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借助游戏,提高技术掌握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小学生的技术掌握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体现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
就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体力得到有效的强化,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术。而若想小学生完全的掌握相应的体育技术,就需要通过长期重复的训练过程,才能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体育技术并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技术教学时,可以将符合提升小学生体育技术的小游戏融入其中,从而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术。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导小学生如何通过交叉运球绕过障碍的技术训练时,体育教师便可以创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球技术的游戏情境,在正式教学前,可以将每三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其中两位学生视为障碍物,另一位学生进行运球技术训练的过程中,视为障碍物的学生要对其展开干扰,运球的学生则需要在规范的动作范围内绕过障碍物到达目标位置。在此项技术训练中采用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使运球的技术训练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运球技术的难度,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生在运球技术方面的熟练度,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借助游戏,培养团队精神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利用游戏的形式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进而体现游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是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小学体育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作为培养小学生具备团队精神的突破口,通过组织小学生开展多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师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主要侧重于将集体训练与游戏进行充分的融合,促使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
以教授篮球项目为例,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每个班级作为一个单位,组织相同年级开展以篮球联赛形式的竞赛活动,在游戏比赛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游戏活动在竞赛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模拟正规篮球比赛中的占位,在正式篮球联赛前,体育教师应详细的向学生讲解以及布置篮球场中的各个位置的职责,即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大前锋、小前锋等,通过讲解让小学生了解篮球场中的职责,接着引导小学生通过各位置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等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而取得篮球联赛的胜利,让学生通过在参加篮球联赛的过程中深知团队合作才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之所在,进而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进一步的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巧,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促进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使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还可以使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借助游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小学生的体力训练,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应将游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多种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游戏环节及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岁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1(7):20,22.
[2]胡天时.利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魅力中国,2020(3):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