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李娟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美德的融入可以将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做到极大程度的提升,也使之形成极强的法治意识,贯彻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

        李娟
        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7160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美德的融入可以将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做到极大程度的提升,也使之形成极强的法治意识,贯彻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在新时期下,教师认识到初中生的观念正在形成过程,必须通过多元的引导使之吃透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利用,随之将中华传统美德与日常授课结合,让学生在正确观念的建立下走上成才之路。基于此,本文对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对策进行探讨,力求构建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将其所应具有的法治修养做到有效提高,也能够为素养的不断提升带来一定促进,使之带着人文品质和道德修养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此,教师站在初中生的高度对授课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将中华传统美德与道德与法治课堂巧妙结合,对教学方式也做到大力创新,从而将整体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在科学的培养方案下让学生走入全面发展的道路,可以带着积极和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与学习,而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十分必要的,而融合策略又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一、视教材为基础来实现深度融合
        若想实现传统美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科学融合,教师应与初中生进行深入沟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传统美德的科学渗透,所以“零距离”的沟通是实现深度融合的先决条件。在初中课堂中,教师视教材为基础,结合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变化和能力范围等,对授课方法做到优化与创新,从而将初中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使之带着持续的热情参与知识的探索与应用,将传统美德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做到切实有效的挖掘,让知识得以重构并形成全新的理解。而教师必须让授课活动围绕教材来开展,才能与新课改的需求相契合,建立起美德与道德法治的密切联系,为深度融合带来促进。例如,在解读《诚实守信》的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出“韩信报恩”的传统故事,或者借助“立本为信”让学生看到诚信是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使之可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极大程度的规范,让其行为活动愈发诚信,形成正确的观念,能够正视社会前行中的现象,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教师围绕教材来解读社会热点新闻中的真实案例,学生对诚信守法有了全新的认识,看到违背诚信的后果与影响,从而在传统美德的融入中提高对法治内容的情感认知,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二、以问题为纽带将教学效果提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巧用问题将学生的探究热情做到有效激发,不仅可以给其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也能将其个性特点做到极大程度的释放,使之获得长足发展,为教学效果带来切实有效的保障。为了将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气氛进行改善,教师将情境教学、生活教学和探究教学做到结合,通过问题将初中生引入相应情境,再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将知识轻松吃透。

例如,在解读《责任与角色同在》的内容时,教师在多媒体中展示出众志成城的救灾视频,学生的听视觉等感官受到刺激,从而走入救灾的情境。此时,教师提问“在救灾中,医生、战士和记者的职责是什么?”、“责任担当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影响或者意义吗?”,学生会站在多角度思考,同时也有意识地借助换位思考的方式,将自身想象成一名医务工作者,对医生的职责做到明确。学生马上在问题的思考中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教师可巧设多项选择题来巩固知识,鼓励学生对选择的原因进行简述,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将精忠报国等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有偏差的观念做到纠正,实现自身的完善,学生也从中获得分析能力与思考意识,带着积极性探索道德与法治的更多内容,也将传统美德有效传承。
        三、以生活为切入点传递传统美德
        初中生的性格较为活泼,情绪波动也大,那么注意的集中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从生活元素入手,将枯燥的道德与法治内容转换为多种形式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吃透理论内容,也能够将其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应通过网络方式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在家校共育的方式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阶段的学习中均能获得实际性的收益,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提升。教师在解读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时,可以融入传统成语故事,一方面可以将课堂气氛进行缓解,另一方面将传统美德做到传承,提高其道德修养。与此同时,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易于发现问题并挖掘出当中的内涵,使之思维更加发散,为深入学习夯实基础。例如,在解读《生活需要法律》的内容时,教师巧用“金科玉律”、“克己奉公”等成语故事让学生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也使之掌握精神内涵,在美德的弘扬与传承中成长为一名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除此之外,教师组织实践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宣传活动,在实际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将美德与课堂结合,从而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还应借助正反面案例的双向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方式下吃透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同时也在身体力行中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强化。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同时也认识到深度融合的方式是极为灵活的,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寻求多个切入点将中华传统美德巧妙融入日常授课,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学生将带着持续的热情参与各类课堂活动,不仅使之道德修养提升,也将其学习能力做到强化,形成主动性并伴随其一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完成传统美德与课堂的有机结合,学生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带着积极的态度进行探索,对其综合素质做到极大程度的提高,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黄丽婷.探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8):119-120.
        [2]李文杰.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29):111-112.
        [3]黄友.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2021(08):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