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于增宝
[导读] 数学是人类在各种生产生活中对知识和经验的抽象概括,只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应用中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于增宝
        山东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小学
        摘要:数学是人类在各种生产生活中对知识和经验的抽象概括,只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应用中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生活情境,让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形象具体,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字: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必要方式。情境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想、煽动情感等多方面功能,尤其是生活的介入,更突出了生活情境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这样既能将生活情境融合进数学知识,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愉快的学习数学,更完善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为其今后更高难度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营造生活化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应立足于生活实际,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存在很重要。因为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中的状态,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生的思想活动中,让其感知应用场景的具体性,加强学生的应用体验及能力。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来说,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无异于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主探究的动力,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与理解数学给人生活带来的改变。
        例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导语,来开始本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同学们请看看教科书上第38页图片,你都看到校园里都有什么?里面有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尺的老师,还有修剪花木的老爷爷,你能在这张图上找到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图形,大家都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名字吗?他们都叫做“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吧!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用硬纸条和图钉做角,让学生手动操作感知角的特点。像这样利用丰富有趣的导语带领学生们进入课堂,不仅让学生体会了角在实际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随后的手工课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采用生活化实例教学,深入透彻理解知识
        在小学生学习中,没有什么比结合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教学更有效的,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更好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运用教科书,并根据情况适时补充教学内容,选用一些更贴切学生生活的实例,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以帮助学生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情境数学中采用生活化实例教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与认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里时时有生活,让生活和数学真正做到在学生的内心情感认同上的融合。
        例如,在教师讲解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实例来进行提问教学:同学们,当你们看见冉冉升起的国旗,是否心里会产生自豪和骄傲?热爱国旗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可见国旗对我们多么重要,那么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国旗知识呢?你们对国旗的大小又有哪些了解呢?随后教师让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来验证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让学生在国旗这种真实存在的物品中,对比例的掌握更加透彻,进而学习一些比例的计算问题,这让学生认为数学与生活并非那么遥远,更拉近了学生、数学、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意识
        如果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数学逐渐错过兴趣兴趣的培养,导致学习效率下滑,继而让数学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与意义。作为教师应让学生强烈意识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总要回归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情境提到小学课堂的日程上,有利于让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而让学生真正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快乐。
        例如,教师可以用设置悬念的形式来学习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老师身上的哪些信息呢?你们确定吗?老师在看到天真活泼的你们,瞬间感觉自己变老了,同学们猜猜,老师多大年纪了?学生们纷纷积极相应的猜测起来,语言中带着“可能”二字。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信息:老师去35岁,你们现在能确定我的年龄吗?这样在老师的不断提问下,学生初步体验了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教师在拓展阶段出示给学生一道题:口袋里有6只白色袜子,4只黑色袜子和2只蓝色袜子,从中任意拿出7只,一定有什么颜色的袜子?这样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交流中,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的确离不开生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收获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结论:
        在教师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好情境教学,定能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在生活化课堂环境中,身心愉悦的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化实例面前,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后,那种满足感会油然而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又让他们在分析及解决问题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为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赵春昌.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读与写,2021,18(2):166.
[2]陈娜.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2):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