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萍
浙江省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 322000
反思博我谆谆意
寒风瑟瑟,听说我要去家访,小洋和他妈妈早已在公寓楼下等我。进了门,奶奶也在,家里窗明几净,收拾得很整洁。看到老师来到自己家,小洋脸上难掩激动之色,又高兴又有点忐忑,他的语文较弱,尤其是记忆力,听写常常很多写不出来,怕我会向妈妈告状,这矛盾复杂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微笑着先“报喜”,表扬孩子品性纯良,乐于助人,然后顺势切入主题,询问平时孩子在家完成作业的情况。一提起这个,妈妈仿佛有满肚子的苦水要倒:“唉,我们这个作业很拖拉的,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点作业要做好久,特别是语文作业总要拖到最后。你看,我特地把他的书桌放到这里,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就是怕他开小差。那天让他把词语多写几遍,他居然赖在地上哭着喊着他要死掉了啦!我平时比较忙,有时九点才回家。唉,老师你说怎么办才好?”我忍不住问:“奶奶那么早就把他从学校里接回来了,这么长的时间就一直是让他自己一个人做作业?奶奶没有盯着他?”奶奶马上说:“我只管给他做饭,作业我管得了的?学习么要父母来管的呀!”我只好点头笑着说:“也对!”
现在已经基本清楚了,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独子独孙,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待家里唯一一个孩子的态度显而易见——宠,从而对孩子学习上的懒惰与拖拉束手无策。我略一沉吟,对小洋妈妈说:“现在小洋的语文不太乐观,这跟他作业拖拉,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记忆力偏弱都有关系。家里就一个孩子,宠着点是正常的,但要宠在心里,生活上照顾好,学习上不能宠,那样只会害了孩子。接下来家里人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困难,督促他,帮助他把坏习惯先改过来,慢慢地争取把学习跟上去。”她听了连连点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于是我针对小洋的学习情况,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整改措施,又教了她几种和孩子交流的应对方法。看着她一脸的恍然大悟,我觉得走这一趟是值得的。
有些年轻父母,也许还不太知道要怎样当好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困惑。沟通与交流,学习与尝试,漫漫教育长路上,每一次反思,每一次改变,都是在前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走进小林家里,地面纤尘不染,桌面光可鉴人,花木点缀极为雅致,可见主人品味相当不俗。据我了解,小林的父母是生意人,事业相当成功,小林在班里也与人为善,品学兼优。
此时看他们一家人待客极为热情,相互间轻言轻语,无比融洽的气氛让人心生感触: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良好的家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寒暄过后,小林独自去做作业,我和小林妈继续聊起孩子的学习情况。小林平时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期末考试成绩有所回落。原来他妈妈都知道,也承认后半学期有些放松了,想着要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孩子的家庭作业也完成得很快,没想到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我心里有些疑惑,难道这孩子完成作业打折扣?赶紧把我对作业的要求和她一一对照,果然如此!她的神色有些凝重,我知道她已心知肚明。这时候小林来向妈妈背书,我不动声色地接过书笑着说:“来,背给老师听听看。”孩子半是惊喜半是惊惧,背完半篇卡壳了,说要分两次背。我笑吟吟地把书还给他说:“再读,要熟读成诵。”他尴尬地拿起书一溜烟跑了。他妈妈冷眼旁观,之后诚恳地对我说:“还是老师说话管用些!麻烦老师学校里抓紧一些,这段时间是我们松懈了,接下去家里会盯紧一点,努力赶上去。”我连忙点头:“嗯,我们一起努力!”
有时候和家长沟通交流,在关键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方向不明的时候,适当点拨,助推一把,也许就能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努力向前!
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了电梯,一眼看到小江正在门口跳绳,他妈妈在旁边掐表。母子俩热情地领我进门。小江看起来明显比在学校里活泼多了。我了解了一下小江的基本情况,爸爸主外,妈妈主内,有个读初中的姐姐,妈妈就负责照顾两个孩子。小江在学校里学习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背后这位“虎妈”的督促功不可没。小江妈说起俩孩子的学习啊,辅导培训啊,可以说是滔滔不绝,但也带有一些时下很多父母都会有的情绪——焦虑。确实,社会现实、升学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容易导致家长有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先肯定了她的一些好的做法,劝她要摆正心态,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给孩子一些自由自主的空间。再以小江姐姐为例,以我读高中的女儿为例,直面剖析探讨我们走过的一些弯路,分析利弊得失,得出一些短期内提高成绩和长远提高整体素质的不同方法。最后,针对小江的弱点——不善表达这一点,则是以我自身为例,鼓励他要有信心,勇于迈出第一步,坚持走下去,也许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了。
等我起身告辞的时候,从小江妈妈那充满感激的笑脸和小江那越来越亮的眼神中,我明白这一次交流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家访,是个古老但又充满新意的词汇,因为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永远都是新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现代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想要全面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家访,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