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   作者:闫中河
[导读] 高中生正处于一生之中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趋于成熟,所以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闫中河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  464300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一生之中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趋于成熟,所以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机率逐渐上涨,导致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现象。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总结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措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主要劳动力走进大城市开启打工模式,而孩子们却在农村留守,导致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所以,必须重视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产生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科学适宜的解决措施,促进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农村高中留守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
        大多数农村高中留守学生都有不如别人的负面心理,不能完全接纳现在的自己。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大都缺乏自信,没有竞争意识,在外人面前表现得非常拘谨,无法感受成功和快乐的情感,很多有着自卑心理问题的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觉得自己远不及城市的高中生,认为处处不如人,甚至会生出厌学心理。
        (二)自闭心理
        高中生不仅需要老师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还想要得到同学们和班集体的接纳,体会班级组织的温暖。有些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学习成绩较差,没有自信心,将自己约束在自己的世界力,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经常独立行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还有部分高中生反其道而行之,骄傲自满、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孤独感更加强烈,这些高中生普遍与老师的关系不够融洽,极易出现对抗和排斥。
        (三)厌学心理
        通过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有厌学心理占比几乎接近50%,出现逃学的占比在10%左右。由于国内的教育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大多数高中生被灌输,考取好大学才能拥有好的未来。这种思想逐渐演变成压在他们身上的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导致学生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衰弱以及精神恍惚的现象。
        (四)畏惧心理
        大部分农村高中留守学生都存在畏惧心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害怕同学间的竞争,学习一般的学生害怕掉队,学困生害怕学习成绩不能提升等心理。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担心自己的升学问题,畏惧考试,最终导致没有自信和勇气,并且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部分农村高中留守学生一遇到重要考试,均会以身体不适为由向老师告病请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害怕最终的考试分数不理想,所以逃避推脱考试。
        (五)迷惘心理
        高中生的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学生身心方面的变化日益复杂。很多高中生开始追求完全的独立和自尊,然而学生的心理追求与现实生活往往格格不入。很多高中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但由于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出现迷惘、不知所措。
        二、农村高中留守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社会原因
        现阶段,城乡仍旧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户籍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二元化结构。由于农业与非农户口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在单位用工、教育上学和医疗保险方面均有区别。二元户籍不仅造成国民在户口性质上出现差别,还存在常驻和暂住的区别。

因为户口性质的差异性,导致所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不尽相同,尤其在教育方面,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受到的影响最大。
        (二)学校以及家庭的因素
        大部分农村高中仍旧沿用了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忽视现阶段推行的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的优劣,忽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多数学校一味看重高考和中考,不断向同学们灌输‘考个好成绩才有好前途’等错误思想。所以,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成为他们唯一的学习目的。大部分高中生将升学考试视为人生负担,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畏惧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训斥,从而出现惶恐的负面情绪。除此之外,由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手段,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和畏难情绪。
        (三)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自身原因
        很多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没有正视过自己,心里抗压能力非常差,对考试成绩以及升学抱有很大期望,自主性差但依赖性却很强。所以极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高中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不仅有先天因素,还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三、促进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办法
        1.施行导师制度,用老师的爱填补父母的爱
        导师制度需要农村高中各个班级根据自身留守学生的特点和人数,分别划分给不同授课老师,同时为每位责任老师制定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设定留守学生在评价综合素质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要求。同时制定老师联席会议机制,要求所有的责任老师每个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共同商讨共性存在的问题,对个性化问题明确解决办法做到对症下药,以此显著转变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在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爱,将同学们视为自己的亲生孩子般对待,让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内心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只有当这部分学生将教师看为自己家长的时候,采取的心理疏导教育才算是成功了。
        (二)建立家校联络机制
        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学生家长每个月至少给自己的孩子写封家信或打一次电话,积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对给他们加油打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老师要尽量告诫学生家长,要始终坚持留一位在家照看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对学生家长的帮带和指导。农村的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更不用说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的知识。根据《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有96%的农村学生家长没接触多这两个方面的知识,73%的学生家长没读过这两方面的书籍,家长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家长常年打工在外,但也不能全然表明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几乎等于零。老师要时常向学生家长汇报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心理成长变化,指导学生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针对性的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教育。
        (三)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心理素质
        要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第一步就是要提升老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校方需要将心理卫生教育当作老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每位老师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理论知识基础,以便于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学校要增设心理卫生课,提高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不仅要推广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心理行为训练以及心理健康指导,对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调节的重点在于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内心感受,教会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能够自我调节,正确看待进城务工的父母,理解父母为保障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化解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负面情绪,确立他们端正、合适的理想,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摒弃人际交往的障碍,切实提高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心里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减低负面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从而促进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芹生.农村留守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8(1).
[2]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7(10).
[3]王静.农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6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JCJYZDZX-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