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摘要:就整个语文教学阶段而言,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就是写作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写作教学视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过小,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所以对小学生开展写作教学的难度就会略大一些,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
听、说、读、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流程,而写作是最后一步,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点的基础上,运用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写出一篇篇小作文,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运用文字来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要让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用文字进行写作,勇于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不断的写作才能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目前小学生普遍认为写作难度过大,写作课堂枯燥无味,因此语文教师就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样才会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语文教师在结合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教学的时候,在对《习作:写观察日记》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不同动物、不同植物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认真的观看视频,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的特征,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可以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也可以描绘春、夏、秋、冬的不同情境,让学生通过写作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观察态度,对待任何一件小事也不能马虎,要细致,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
二、对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指导
学生进行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写作素材,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才能写出流利的文章。由于小学生年龄过小,有时候会出现写作写不出来、无话可写的状态,这会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并且能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通过阅读发现写作的乐趣。
例如,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在对小学四年级的《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开展教学的时候,首先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读人物传记或者童话故事,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作文主人公,然后阅读他的故事,通过文字揣摩他的情感,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才能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三、对学生开展写作技巧指导
写作不是简单的写出一段文字,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是由很多优美的语句组成的,并且还要运用写作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富有文采,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学生开展写作技巧指导,对优美词句进行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对重点句型进行仿写,掌握这种基本句型的用法,以后能用在自己的文章里面,还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巧用关联词,承上启下,使文章的结构更为紧凑,让学生不仅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写作的相关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教师在对《习作:游____》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前几篇课文进行回顾,找出你认为文章中最优美的词句进行摘抄,并且教师找出文章中采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让学生进行仿写,比喻、拟人、排比,通过仿写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有关技巧,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适当的进行生活化联系
文字来源于生活,写作也就是对一个个生活的小片段进行描述,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添加生活化的内容,在巩固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活小片段来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小学生年龄过小,联系实际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教师让学生进行《习作:我学会了____》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题目不限,让大家尽量以生活为出发点,学会了生活中的某一项技能,贴近生活确定写作题目,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成长为为一个积极乐观的好学生。
结论
综上所述,提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对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对写作教学进行创新是必然的,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指导、对学生开展写作技巧指导、适当的进行生活化联系,以此来提高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延平,杨军. 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文学教育(上),2021(01):124-125.
[2]陈文传.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