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正在逐步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语文阅读教育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师生互动不强,阅读教学模式不强,教师不能灵活使用教材,教育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更要突出对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全部发挥。语文学科是伴随学生始终的重要科目,语文教育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活动中,最终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课堂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解决。
一、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较差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过分重视分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不注重在课堂中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往往让学生阅读一遍就开始进行讲解。因此学生害怕老师,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此外,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找到教师进行交流,导致学习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恶性循环,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而学生往往是课堂的一部分,所有的思维都在跟随教师的引导来思考问题。
(二)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教师在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通常先读写句子进行逐段、逐段的分析,向学生传授一些考试模板,没有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读者本身的魅力感悟,导致学生不能了解到文章的真实含义,从而无法从中获得文章的中心思想。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是建立在教师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没有太多的学习经验,只能盲目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是更多地思考学习知识,缺乏思想觉悟和重点经验,不能理解作者的整体思想,从而难以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在各种考试中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使得学生成绩下滑,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缺少阅读经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和阅读量,通过积累阅读经验来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为了能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各种文章,也就无法理解文章作者的真实含义。因此,导致学生丧失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和思考的能力,缺乏自身独特的文学审美意识。
二、提高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语文课文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和学生之间拉近距离,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教学生解决问题,表现出对学生的亲和力。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要体现在日常的课堂和学习中。
只有师生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才能为有效的双向教育奠定基础。
(二)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
在课堂中,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辅助资料,具有权威性,但是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唯一工具。在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教材中提到的通假字、知识点以及一字多义含义,没有向学生深入分析出这篇文言文出于何时、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语境,导致学生在面对考试时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处于九年级阶段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不仅要应对各种考试,还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不仅只是依靠教材中的内容,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学习《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教师不能只是依靠这一个情节向学生讲解知识,而是要向学生介绍整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最后让学生从文章中任意选择出一个情节进行讲解,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带领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从阅读中找到更多的阅读技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挑战之一是积累词组和材料,使学生掌握写作的艺术技巧,如艺术特征、表达技巧、结构布局和文章概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考。例如读傅雷的家书,不仅要了解傅雷的核心思想,更要了解傅雷的儿子和深爱傅雷的父爱在他浅薄的《我的叔叔余乐》里的话,不要把文章的大框架读分类,更不要分类关心父母前后的心理变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就是先增加学生阅读文章的数量,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才能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炼出重点知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文章的语感,是学习语言的必要基础。通过增加阅读量,学生可以给大脑进行充电,让更多的文学作品植入大脑,潜移默化的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作、听力等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可以快速掌握重难点,并在阅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缩短考试阅读的时间,抓住重点进行深入解析,这对学生语文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四)注重计划性和层次性
在阅读课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许多教师教育计划里阅读指导并不具体,大多数教师会组织阅读教学课,让学生讲解练习,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知识,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无计划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一系列完整的阅读教育计划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会浪费课堂时间,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方案。基于此,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教师要制定出不同的阅读教育方案,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阅读教案,并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来不断更新阅读内容和引导方向,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高,在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技巧掌握后,学生的文学素养会有质一般的提升。
三、结束语
对于九年级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锋.微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家长,2021(15):73-74.
[2]王斌.教研教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上),2021(05):124-125.
[3]高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文学教育(上),2021(05):126-127.
[4]张君松.九年一贯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