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跟紧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质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有利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充实自身的语文知识,同时也给学生以后学习语文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有效对策,以此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学习语文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阶段,接受语文教育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变得轻松,能促进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学习语文有助于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每门学科中都有语文的身影,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有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会降低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学方式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教学方式单一,让学生不能尽快的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沉闷,没有生机的语文课堂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只是麻木的在接受语文教师所灌输的语文知识,无法让所学的知识得到灵活应用,这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成长。
(二)缺少师生交流环节
师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环节之一,结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缺少师生互动的环节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不完整的语文课堂,部分语文教师忽略了师生交流的重要作用,这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够融洽,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会降低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度,同时也不利于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很难提升。
二、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丰富教学方式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丰富教学方式,从而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导入和语文课堂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语文学习的状态中,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度,简短的视频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课文的主题,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让学生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情境来理解语文知识,使自身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在部编版的小学四年级的教材中,语文教师在对《蟋蟀的住宅》开展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和蟋蟀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对“蟋蟀的住宅”有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通过课文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且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从而教育学生要观察生活,观察的时候要细致,严谨的态度才能得出精确的结果。
(二)加强师生交流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师生交流的重要作用,发挥师生交流在语文课堂上的重大优势,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交流环节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语文课堂中添加师生交流的环节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能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让学生不断的向教师看齐,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更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生活启示?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例如,结合部编版的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在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前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与讲解,讲解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说一说生活中的“纳米技术”的应用,在举例中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神奇,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举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结论
为了更好的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才能给小学语文带去更好的未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取到更多语文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一步步达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居艳.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 才智,2020(03):17.
[2]袁永红.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 文学教育(下),2019(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