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水
阎什镇中学,山东菏泽274600
摘要: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拥有着十分宝贵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我们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文章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出现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足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对策,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引言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不仅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军事方面的挑战,在传统文化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弘扬,而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最为有效的学科,所以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识到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以一种高效、有趣的方式引入课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
一、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进入初中以后,教师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人格修养。而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工作相结合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中华民族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许多多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内涵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发扬。将传统文化带进初中语文课堂,使得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这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也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论语》中包含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彰显了他从小立志高远,胸怀天下。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彩和内涵,因此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传统文化,逐步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从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二、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一)在课堂上营造良好传统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中,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色彩,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作者的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在把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传授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原文,增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让同学们定期分享自己近期阅读的一些古典书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起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向同学、家长和老师讲述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课后可以聆听他们对于作者以及作品的理解和看法,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交谈,拉近学生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做到寓教于乐,进而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语文老师,只有自己的专业水平足够高,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足够热爱以及了解,以身作则,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除去教师们日常的积累,学校也应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培训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平台,不断充实自己。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与同事们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古典文章或诗词,并对此互相阐述自己的看法,取长补短,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避免因为教师自身能力不够而对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在进行古诗词的讲解时,避免一味地逐字扣意思的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整体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学习中持续提升自己,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拓展授课方式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生活中,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方式就是授课过程,而丰富的授课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课本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杜牧《清明》这首诗时,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一个用来怀念已故亲人的节日,而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课本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一些生平事迹进行讲述,在增强学生对于作者以及历史了解的同时,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于《论语》的理解,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日常做起,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一个枯燥乏味的课堂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课堂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教师自身做起,将教学过程设计的更加合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课堂上传统文化的渗入来引导他们自发且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5).
[2]李新庄.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
[3]王影.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J].赤子,2019 (28) :254.
作者简介:黄广水(1973-),男(汉族),山东省菏泽市,阎什镇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