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崎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中学 657702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对具体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是借助于相应的知识点的理解来引导学生对思维进行相应的发散,从而创新性解决相应知识。因此,借助于问题导向,能够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设置相应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探究。在选择物理问题的时候,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同时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景;课堂教学;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对相应的物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过程。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的难点进行充分的把握。学生面对相应物理问题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回顾,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激发激发学生物理课程问题探索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解决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水平。
一、趣味化物理课堂情景,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布鲁纳过去曾经说过:引导学生学习好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对学习问题产生好感。这一观点思考非常直观,就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这一阶段的学习好感诱因就在于形成学生对求知的好感。适时开展物理问题的基础情景教学对于诱导学生学习问题好感十分有效,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好感,营造趣味化物理课堂教学真实而又可靠。
在物理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体现在学习兴趣方面。由于初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假如教师只是对书本知识进行直观的讲解,学生被动性进行学习,并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就要针对相应的物理知识,创设有效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在研究“蒸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新颖的现象,诱导学生主动的去思索其他的问题。乙醚在接触到水时会发生凝固现象,这些匪夷所思的问题,往往更加刺激学习自主探索。在这样的学习情境设计之后,就能够继续的展开后续的实验。 教师在分析这一化学现象时,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解决,让学生把酒精涂抹在手上,真实的感受酒精的“蒸发”过程,或者用温度计测量酒精在燃烧、密封两种状态下的温度,通过不同的方式用眼睛看“蒸发”现象。让学生先有质疑,然后通过自己的探究解决自己的疑问,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问题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度性原则
教师针对相应物理问题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对物理教材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要对物理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充分的把握,在课堂问题展示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设置课堂问题的时候,出发点需要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行充分的考虑,要针对多物理生的学习实际提出相应的问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设计过多的问题,难度需要适度。通常情况下,问题导向需要从易到难,这样的设计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在结合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性设计问题,需要由易到难的设置问题。
这样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够有效结合,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物理相关知识的探究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三、构建问题生活情景,鼓励学生参与问题实践
构建问题生活情景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融入情景,贴近情景,诱导学生问题学习好感,凝聚注意力,自觉探索思考物理问题。实现生活化的问题情景创建就是指联系现实生活与物理课程问题衔接,引导学生融入物理知识学习的生活中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学习实践。基于这一形式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真实理解生活问题,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有效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洞察能力,问题处事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未知的事物往往更具有诱惑力,对于未知的事物,学生更能产生质疑的心理。在一些未知的现象的研究中,学生会深刻的体会到思维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对于同一个事物都有着不同的认知,慢慢的就是发现自己的认知与事物本身之间的差距,这种状况下学生就是产生质疑的心理,疑问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进而不断的纠正。所以,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学生自己不断的产生质疑,建立一种质疑的学习情境。比如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讨论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质疑自己的问题,研究自己问题,从而得出自己更加全面的认知。
比如,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这部分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这些知识在整个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都是比较难的,我在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先和学生一起分析出可能和位置,借助引导学生对有关的仪器进行安装,以及解决凸透镜和成像的位置关系。在这个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对仪器的摆放以及物距的大小进行充分的讨论,同时对无法成像的原因进行充分的讨论,也有些小组对于在改变物距时候是移动蜡烛较为科学还是移动凸透镜较好,学生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有的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对这些问题进行支持,而有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提出反对意见。从质疑中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
四、有效反思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时候,应该深层次挖掘物理教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并且在进行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应用和反思。教师要从具体的物理知识传授中把握各种物理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进行观察。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当我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 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有兴趣,会积极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那些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具体、直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很多实验的目标都是让学生从具体的观察之中了解相应的物理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多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营造积极活跃的物理课堂环境,是开展物理教学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物理教学成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将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的机会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借助于课堂教学,动口、动手和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作探究,将具体的物理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和理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积极构建问题教学情景是开展新课标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情景教学帮助学生联系知识学习与现实问题解决,学习变得更加贴近实际。物理源于生活更加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教育教学明确要求了强化知识生活联系,让知识的学习变的更加富有活力。因此老师要做到积极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课程知识,加强物理与生活问题的组织关系,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中林;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现代教育教研[J];2019年02期;
[2]洪俊云;关于中学物理高效问题情景教学的若干思考;考试与评价[J];2019年09期。